太平杂说

作者:潘旭澜  
分类:历史
评分: 豆瓣8.3
简介: 展开 
许在眼下越来越热的太平天国题材的读物中,潘旭澜先生的《太平杂说》是一丝最不和谐的声音;也许对洪秀全作为一个农民起义领袖的"历史局限性"已经是今人常识,但读了潘先生所揭露的种种史实,仍然让人毛骨竦立。这是一本高层次的学术随笔,完全不涉及普及性的"太平天国"知识,作者只是从近代中国历史出发,用放眼世界的格局来重新考察洪秀全造反大业的千秋功罪。在一个农民大国里,真实地讨论农民起义多少是一个禁忌,这也是当代历史学家最难涉及的领域,现在却由一个专治现当代文学的教授和文艺评论家直白地揭穿:皇帝身上什么也没有。

  不知作者以"杂说"命名,是否含有"野史"的意思,这当然是把正面文章反面做的意思,相形之下,那些以治"太平天国"史的正统史学家更显得怯懦和虚伪。在近代工业还没有发展、现代化的意识还没有楔入中国读书人的传统意识之中的旧时代,庙堂与民间本来只是一个循环体的两面,变来变去二千年的封建社会还是在原地踏步,农民起义除了在道义上值得同情(所谓"官逼民反")外,暴力与动乱实在也看不出对生产力解放有什么好处。尤其是在近代中国发展民间工业、推动社会经济转轨迫在眉睫的时候,历史不可能在这样一种反常的暴力怪圈中有所进步。不过,历史把洪秀全打扮成"英雄"还有一点别的因素,譬如他从传教士那儿借用一点基督教的思想,拼凑出一个不同于传统民间"替天行道"的理想天国,多少掺入了洋教条。这就使他有资格被列入"向西方寻求真理的先进知识分子"的行列,同时也使他的历史的负面性具有了一点现代意义。他的双重身份使他比那些传统的山大王或者大师兄们更加耐人寻味:在当时西方不乏有善良虔诚与深通学理的传教士进入中国,宣传宗教教义,可是他们在中国民间往往是事倍功半,反而激起了各种各样的民间反洋运动,以致义和拳用一种土生土长的邪教术来与之对抗;而洪秀全凭着一知半解的洋教条在中国的政治军事实践中杂糅出来的比封建老古董更加腐朽专制的思想教义,却得到了千百万穷苦百姓的盲目信仰与追随,就仿佛中了邪一样,几乎成就了一个以邪教治国的怪胎。这,究竟是洪氏一人之魔力还是中国的特有国情使之?再者,以太平军里的女性问题为例,洪秀全一方面起用女兵打仗;但同时又如潘先生以大量事实所揭露的,他的妇女观里夹杂了更多的封建意识和利用权力对女性的禽兽行径。洪秀全实行的什么"男行女行",即把男女分别隔离开来,禁止性交的政策,如从前一方面看,多少也是有一点把女性从仅为男人泄欲工具中解脱出来的含义,但如果联系那些权力者玩弄大量女性的劣迹来看,其所谓的"男行女行"则是更加惨无人道的魔鬼乌托邦。问题就是这样复杂,这种明明是违反人性的禁欲政策之所以会被后来的御用文人美化为"妇女解放",就是因为它在实行过程中往往夹杂了很堂皇很崇高的准宗教理念。即使在百年以后,我们从文革时期的许多干校、纳粹时期的集中营和波尔布特的红色高棉里,都可以隐约感受到洪秀全的阴魂尸臭。洪秀全的禁区原来就是这样被神秘地包裹着,如今潘先生的笔把它无情撕碎了,《太平杂说》重新提出了许多不容回避的严肃问题,都逼迫着今天严肃的学者去深入探讨。

  《太平杂说》是一本学术随笔而不是学术论文,但从学术思想的深度而言,随笔的特长被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一篇篇简短的文字所散发出来的都是知人论世的经验之谈,对中国历史想象和政治怪胎的老辣剖析,远非一篇当下学者引经据典的学术论文所能企及。与所谓的学术性文章不同,作者尖锐地揭穿一般学者津津乐道于太平军宣传读物的虚伪性和欺骗性,从大量事实出发来推想彼时彼地的情景,其中也熔铸了作者自己的人生感受,因此所论都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如在《其兴也勃》等篇章里,潘先生揭露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参加太平军时,以大量例子举证太平军如何强迫动员老百姓参军,并且以全家作人质、家庭财产充公等方式断其退路,使人一旦卷入太平军就身不由己地去当炮灰,难以逃脱其罗网。潘先生在论述石达开、陈玉成、李秀成等太平军里的忠勇之士时,既为他们悲惨壮丽的命运而深感悲愤,又为他们所托非人而扼腕叹息,书中不止一次语重心长地说到:人的一生的价值,往往取决于关键性的一两步。这叹息里我想一定包含了作者许多难以明说的人生悲怆感。

  但这还不是这本十来万字的随笔集让人读之沉重的所有原因。历来的农民起义都是在愚昧与残酷中发展起来的,而且凡有权利诱惑的地方,也总是相伴着互相兼并和自相残害。这些把戏在历史与现实的故事中看多了也觉得平常,但是就因为觉得平常而变成麻木,才会使愚蠢与血腥的丑剧一幕幕地重演。潘先生在后记里说,他对这个题材的研究,只是"以史实为根据,以我所了解的人类良知为准则"。这里所说的"史实",主要是依据了张德坚的《贼情汇纂》、李秀成的《自述》和洋人伍士礼的《太平天国天京观察记》,这些书也是平常的书,只是在近半个世纪来的历史学家的著作里,反倒成了讳莫如深的禁区,这其实还是"良知"的问题,还是一个知识分子以什么标准来认知历史的问题。《太平杂说》研究的是农民起义,却自始至终在探讨知识分子的立场和价值。随笔集的结构很有意思,竟从林则徐壮志未酬说起,似有《水滸》中洪太尉误走妖魔的意味,接着一个接一个引出各色人物故事,加以议论,褒贬不一,或无情揭露,或叹息感慨,最后论述了太平军覆没,又以曾、胡、左、李四人的评价为终结全书。其中所着重论说的石达开、冯云山诸人的命运,实在是幽幽地诉说了知识分子在两难的历史境遇里的悲哀。背后是腐败到骨的清政府,前面是凶残愚昧的太平军,两害相权,哪一害存在下去都足以亡国灭种,因此正派的读书人,即使撇开个人名利追求不说,他想对国家民族有所担当,也根本找不到一个有前途有人味的庙堂可依。

  这悲剧,也不仅仅是石达开一代人的悲剧。
从亚马逊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从京东网购买
您可能也喜欢
共有13人发表了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