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绶女”的所有书评
 2023-04-18 11:56:29
0  0 
报告 
好久以前看过,现在印象仍然比较深刻的就是,季老对于“佛以一音演说法”的辨析,完全是以实证虚的路子。很多经典解释都是从佛的伟力或者佛法的超级普适性来作回答的。季老则是通过文献发掘,考辨出佛教在现实的发展历程中,尤其是佛教初创、佛陀亲身弘法之时,存在着以当时特定的方言去争取各地信徒的现象。多说一句,这并不是讲佛法渡人的经书,而是以佛教为课题、为客观对象的研究专著。
 2023-03-23 11:17:11
0  0 
报告 
鲁迅先生的学术天分都在这部小说史略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了。同时鲁迅先生作为第一流的小说家,他对小说的题材把握、作品塑造、角色发挥以及语言风格,都有着最直接、最敏锐的认知。最经典的就是他对三国演义中诸葛、刘备这两个人物形象所下的评语,“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概括得真是令人拍案叫绝。
王绶女 评 《山本
 2023-03-16 10:54:58
0  0 
报告 
故事情节的结尾有点“无处安放”的感觉,男主被复仇惨杀,女主的“富贵相”也没有着落。一些小角色的特别设计上,贾平凹好像有些创作的执念挥之不去,比如挥刀自宫、通便神器之类,于作者似乎不吐不快,于读者可能如隔夜饭。
王绶女 评 《野叟曝言
 2023-03-14 13:13:57
0  0 
报告 
鲁迅心目中的“以小说见才学”者,稍次一等的名著,是“子不语怪力乱神”的儒家忠实信徒之作。文素臣,即文圣人兼素王的孔夫子之臣,不言而喻。文素臣尚需别人辅助一二,才得“全知全能”,可能确实不敢比肩历史记载中多才多艺的孔子吧。
 2023-03-12 12:04:42
0  0 
报告 
这本书最独到和重要的见解,就是揭示了侠的主体精神与组织化的“紧张”关系,人们爱“侠”就在于侠对于人的主体性的张扬,是英雄,是超人,这与社会化、组织化那一套背道而驰,而武侠小说中的主人公们越来也多地追求侠之大者,一人振臂高呼,山呼海应,扮演起破虏讨逆的江湖之上将。还有一个非常经典的细节分析,就是金庸《天龙八部》扫地僧说法“武学障”那一段,陈老赞为神来之笔。确实,金庸未学佛时有此艺术发挥,后面学佛之后,小说中的佛法反倒走上了依经解义束手束脚的境地。
 2023-03-10 13:42:40
0  0 
报告 
可以说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唯一喜剧小说,没有传统文人的架子,没有腐酸气。虽然好多细节的设计,是为了极端而极端,有洒狗血博眼球的嫌疑,但是真的太好笑了,比如素姐刻薄自己父亲来家赴宴的那几句话,还有素姐顶着毁容后的挖孔鼻,荡秋千炫自己的“美色”,历历在目。真的让人暴露出“审丑”的趣味!
 2023-03-09 14:32:03
0  0 
报告 
真正的耕读火种,可以燎原。齐民、农政、天工之后,又一部接地气、烟火气的精英之作。与时俱进的是,综合和吸收了现代考古成果,坚持专业的审视和判断,比如石制耘田器和玉制“伪”耘田器的辨析,有立有破,确实更符合实际情况。
王绶女 评 《墨子
 2023-03-07 12:56:40
0  0 
报告 
中华书局这套古籍译注丛书肯定有学术品质保证的。单说这部墨子,以清代治墨大家孙诒让的考校版本为底本,在个别语句的勘误上也吸收了最新的学术成果,译文也不是胶柱鼓瑟,而是灵活顺应现在的表达习惯。
王绶女 评 《清词丛论
 2023-03-05 19:52:50
0  0 
报告 
也是一本挖宝之书。清代诗词历来容易一带而过,独具话题的也是纳兰容若。朱彝尊的小词即事即景,深情克制,又自然动人,不逞文典学力。叶老的索隐评判也是柔气袭人,不疾不徐,引人渐入佳境。
 2023-03-04 16:52:23
0  0 
报告 
这部词论于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叶大宗师对吴文英的“翻案”式评讲。吴文英的词极力追求细节雕琢,整体感觉差些,招致“七宝破碎”、“不成片段”的“盖棺论定”。叶老绕过文气的诗文法度,立足词本身的情感维度,确是词论的“当行本色”。
 2023-03-03 12:43:06
0  0 
报告 
一改唐传奇以来的独行剑侠的风格,形成门派概念和正邪立场,塑造剑侠群像;抛弃“以武犯禁”的标签,为正统明君所驱役,真的是清末民初武侠剑侠小说易代之感的引领者。
王绶女 评 《绿野仙踪
 2023-03-01 19:15:29
0  0 
报告 
作者对于丹道颇有知见,对于异类修行有很多思辩性的解释,可以弥补西游记的遗憾。在整体通俗风格上的把握,严肃性还不够,偏在狭邪艳情、讽刺滑稽上用力,多野俗气,难觅仙踪。
 2023-02-28 16:54:19
0  0 
报告 
程千帆先生这部宋诗选本,文字随和近人,取舍却不随便。不说那些耳熟能详的名篇,好些深闺未识的佳作,有大家名流的,也有生前身后皆寂寞的。印象最深的就是王安石写给妹妹的“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真的是中国乡土家庭聚会的画面感,千载以后、仍有生机。程老先生批到,荆公此诗可与杜甫的赠卫八处士相媲美,王诗精于场景概括,杜诗长于叙事铺陈,眼光犀利,一针见血。还有一些遗珠,比如道潜、汪藻都是作品风格不入宋诗主流的,幸得有此书拾得。
 2023-02-24 19:42:29
0  0 
报告 
中国传统的文学批评不太主张量化的,但有可以量化的研究方法还是要尝试的。尤其不同时代的审美和争议、以及学术热点,形成相对的数据差距,还是很引人思考的。其中入选古代选本的指标,感觉相对差距也就一二次,排名却可能差好多,不知道对整个排名的影响有多大? 话说回来,王兆鹏先生是诗家名门,很多扩展的知识和判断都是很有益的。比如杜甫穷愁一生,宫廷应制诗就是他的盲区,是天分和后天无法逆转的。苏轼给徐凝扣上的恶诗污名,也得到公正客观的洗刷。
 2023-02-23 16:55:12
0  0 
报告 
最具中国传统的想象力,独得中国传统三昧的出入世思想,女仙外史、红楼梦、镜花缘之后的又一群芳谱,西游、封神、绿野仙踪之后的修真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