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尚未登录,请登录后浏览更多内容! 登录 |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13|回复: 14

[每周书会] 新·书会 201908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1 22: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benlucy 于 2019-8-1 22:26 编辑

活动时间:2019年8月1日~2019年8月31日

活动规则:
1.下载/阅读当期书单内指定的书籍,并提交阅读心得;
2.单篇阅读心得必须在60字以上, 请大家写出自己的亲身感受,其他要求请参考书评区要求,如:不得抄袭,不得转载,在其他网站已经发布过的不算,万用书评直接作废 等等;
3.活动期内,可提交书单内多本书的阅读心得,每本书一个回帖;
4.本楼仅接受符合活动要求的回帖,包含提交阅读心得以及讨论本次书会书籍之内容,严禁无关水帖,包括提建议、规则咨询等等,违者视具体情节不排除扣分处理。


奖励说明:
1.符合要求的回帖,视回帖质量,可得2-5书币不等的基本奖励;
2.报销购买书籍所支付的书币:报销需要提供下载记录截图(在个人书房里找),之前已经下载的,只要参与本次活动,可以补报销;
3.有机会获得额外奖赏,如:小金卡、经验、书币等等,获取方式包括书会志愿者的特别加分、得到书籍推荐人的点赞。


本期书单如下:


备注说明:进击的智人》从8月1日起开放限免---此书不再报销,请确认看到“书会限免”字样再下载。

进击的智人

the shipping news

最好的告别

美国陷阱

万万没想到

点评

宇宙最赞!!!  发表于 2019-8-2 13:28
我鲁宇宙最赞!!!  发表于 2019-8-1 22:34
发表于 2019-8-5 08:24:2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心來的

点评

如果書會活動期限內沒寫心得或是自刪,我會扣分的哦......  发表于 2019-8-21 22:17
活动规则了解一下,违反规则的话,就佛不起来了,等着你的阅读分享哦~~~  发表于 2019-8-5 21:36
對啊超佛!趕快下載書看完寫心得哦,直接編輯本樓就好  发表于 2019-8-5 11:10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0 人气 -10 书币 -1 收起 理由
benlucy -10 -10 -1 淡定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12 02:36: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arasol22 于 2019-8-12 16:48 编辑

周末花了一天的时间看了美国陷阱。这本书在华为被美国制裁这个大背景下,又有着一层特殊的含义。这本书也被号称是法国华为版本(下面有剧透)

本书的作者是弗雷德里克•皮耶鲁齐是法国阿尔斯通集团锅炉部全球负责人,在美国出差的时候于纽约肯尼迪机场被捕(情节都很像),然后号称以几年前在印尼曾通过中间人向客户行贿的事情被捕。随后就立刻被投入监狱,然后就经历的美国司法机构各种令人难以置信甚至让人瞠目结舌的办案方式,包括不允许自己以及律师直接与公司联系,以及被指定的律师很明显各项准备不足,并且被威胁将会处以125年的监禁(而在这个背景下又诱惑的给皮耶鲁齐提出如果“配合”的话可以减到6个月)等等。

而看到这的时候,相信所有读者和我一样都会觉得这仅仅是美国想找的一个小麻烦而已,但不知道一张大网在后面铺开,而这张网就是要低价收购阿尔斯通这个法国工业支柱企业。如果不看这本书,我想永远也想不到,这样荒唐以及流氓的事情竟然会是一个世界超级大国做出来,而一个法国支柱企业竟然这样真的被瓜分。

而到后来,书中所揭示的已经不仅仅是阿尔斯通一家企业了,“所有的案子都是一场交易,美国司法部一旦怀疑企业行贿,很快就会与涉案企业首席执行官取得联系,然后给他提供几种可能的情况:要么同意合作,并自证其罪,然后开始漫长的谈判(99%的案子都是这种情况);要么选择反抗,走诉讼程序;要么用拖延战术,但要自担风险。”

这本书值得惊醒的是,密特朗的一段话“法国还浑然不知——但我们已经与美国开战了,是的,这是一场持久的、至关重要的战争,一场经济战,一场表面上没有伤亡,却生死攸关的战争。”

而华为到今天的情况,已经是不足为奇了。我们所要看到的,不仅仅是美国在“搞”一家中国公司,而是这背后的故事,花这么大力气去搞华为,后面所牵扯的一定不仅仅是一家公司。华为事件刚出来的时候,我们觉得可能是几个月的影响,但是现在看来,这个影响以及与美国的博弈会比我们想象得长很多,也会艰难很多。但是华为幸运的是,中国政府以及华为公司的文化,不会像法国一样对美国的行为听之任之,但是中国也要做好经济增长会放缓的准备。美国做为世界霸主,的确有实力也有能力进行打压,比如现在的贸易战。这本书作者以自己的亲身实践去揭示了一个我们从来没有见过的领地,阿尔斯通当然被美国司法起诉,并且高管被收买,低价将自己的明星业务卖给美国通用,但是通用并没有履行他的承诺,从而让阿尔斯通的经营状态进一步恶化,今年又要把轨道交通部门卖给西门子,虽然被欧盟以反垄断否决掉,但是也不能挽救它气数将尽的结局,而这家公司的介绍曾是

在电力领域:
—水电设备世界第一;
—核电站常规岛世界第一;
—环境控制系统世界第一;
世界上每4个灯泡中就有1个灯泡的电力来自于阿尔斯通的技术。

而我们相信,华为不会是第二个阿尔斯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评分

参与人数 3书币 +17 收起 理由
benlucy + 5 很给力!
物物 + 7 报销2+奖励5
bobosha1986 + 5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16 18:32: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本书作者是“网红”河森堡,号称最会讲故事的国家博物馆讲解员。所以整本书语言平实易懂,也非常诙谐幽默。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智人的进化史,就是怎么从动物进化成人类,第二部分是中国社会的人类进化史,不同于一般的历史小说,作者从进化这个角度写。

基本上还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科普类读物,比如一开始作者就在提问,”人和动物的区别在哪里?“,然后罗列了一些回答后,得出的结论竟然是“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找到任何一条清晰的边界可以将人类和其他动物分开”,不得不说,这个是非常让我意外,但是又觉得有点合理的回答。

还有些让人瞠目结舌的数据”从1990年至今,由于人类对环境的肆意破坏,地球上的物种以每天50到100种的速度消失,这是什么概念呢?你早上起床吃早餐,上班,午休,下午继续工作,晚上回家吃饭,看两集电视剧哈哈一笑,然后洗个澡,关灯上床睡觉,就在你做这些事的时候,地球上已经有好几十个物种彻底消失了,也许你吃早饭的时候灭绝了10种,你睡午觉的时候灭绝19种,看电视剧的时候灭绝33种……”

同时非常有意思的是,作者从进化的观点对现在大量的人类行为做出解释,比如现在女孩子都喜欢尖下巴,去美容院做手术,但是为什么人类会认为尖下巴是美,而宽下巴不美呢?作者的答案是“小的下巴意味着不充分的咀嚼,不充分的咀嚼意味着绵软精致的食物,而绵软精致的食物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时代则意味着更高的社会阶层和经济地位,所以小脸往往和优渥的家境联系起来,这在择偶时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书中有大量这样很有意思的解答,包括为什么女人喜欢逛街,喜欢买不同颜色的口红,而男人没法分辨出来这些颜色到底区别在哪里,至于答案,大家自己去翻书吧。

书中非常打动我的还有一段话“在这一部分内容即将结束的时候,我不由得心生感慨,我们的祖先用了6万多年的时间离开非洲,终于抵达他们征途的终点,即拉丁美洲南部的阿根廷。其实这个国家对我自己来说也有着非凡的意义,那里是我最想去的地方。我曾经用电子地图定位了我家的卧室,知道了确切的经纬度,然后把北纬反转成南纬,东经换成西经并互补,地球的经纬线就会在世界的另外一端交汇,那里是阿根廷布兰卡港西南160公里处一片湖滩的北岸,也是我在这个世界上可以到达的最远的地方,在那个坐标点,无论我朝东南西北任何方向迈出一步,都将是回家的一步。”看完这段我也超想按这个方法看一下我家在世界另一端在哪里,就是不知道怎么去查这个经纬,如果有这方面比较懂的书友特别希望能指导一下。

所以,这本书有科普、有煽情、有角度,读读还是相当不错的。

点评

我只知道用google map可以找經緯度,試著找全世界離我最遠的地方,結果看起來是個到不了的太平洋正中央阿...  发表于 2019-8-16 22:54

评分

参与人数 3书币 +15 收起 理由
bobosha1986 + 5 很给力!
物物 + 5 nice!
benlucy + 5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17 15:3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你读过尤瓦尔的《人类简史》和戴蒙德的《枪炮病菌和钢铁》,你该不会对这本《进击的智人》里面介绍的内容感到陌生,但前面那两部的作者毕竟是大学者,写出来的东西十分挑人,比如我就是举着个地球仪和一张几个G的高清世界地图边百度边查字典啃完它们的。但这本《进击的智人》不同,作者是位国博的网红讲解员,曾经看过他的那期奇葩大会,河森堡一眼看上去就是那种以讲故事为生的人,他很会讲故事,本书同样是讲人类学的知识,他举的的例子充满现代感,很有效地激发人们的好奇心并持续扩大读者的求知欲,通读全书可以带来一种酣畅淋漓的阅读快感,真真不愧腰封上那个冠名:会讲故事的博物学者。
这本书从内容上分作两个部分:智人的进化史和社会的进化史。它让你不忍释卷的其中一个原因是作者很会运用人类进化史和人类学知识来分析当下的社会现象。比如他讲的grandma hypothesis这个著名的人类学假说,让我们读完顿时明白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原来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史上,丈母娘是个如此举足轻重的存在,难怪她们可以在现今社会轻而易举地催高房价,其实早在石器时代她们就已经成功地催发了整个人类群体向长寿进化。再比如他讲的界门纲目科属这一串物种划分概念所举的例子是这样的:我们的手机或许可以划分为工具界-通讯工具门-手机纲-智能手机目-苹果科-iPhone属-iPhoneX种,这让我们一下子明白了这几个从小只能死记硬背的概念背后的含义,且很难再忘记!
作者成功地尝试了运用一种更通俗更接地气的写作方式来讲述博大艰深的人类学知识,但个人认为其文笔和写作成熟度却略显欠缺,时常出现文中的情景描述和抒情桥段难免让人觉得有点尬,然而总体来讲仍是瑕不掩瑜,推荐阅读。

评分

参与人数 3书币 +15 收起 理由
bobosha1986 + 5 赞一个!
benlucy + 5 赞一个!
物物 + 5 nice!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20 19:27:38 | 显示全部楼层
衰老和死亡是极正常不过的现象,它们可能是我们的敌人,会给我带来疼痛,恐惧以及巨大的悲伤,但它们却符合事物的自然规律。科技的发展使人类变得傲慢,我们有一天竟然觉得自己可以不去学习这两样东西。本书让我们重新沿着这条线——独立-崩溃-依赖-帮助-更好的生活-放手-艰难的谈话-勇气——来认真修习这个人类永远无法逃避的课题。在这本书中,作者从几个方面为我们厘清了重新审视衰老与死亡问题的思路:

一,老龄问题的起因:高龄不再稀缺和崇老文化的瓦解。但反观这一现象背后是另一种现象的兴起:老年人选择显著增加,比如成熟的老年社区或出于自身意愿地独自养老,这一改变并不代表老年人地位的下降,而是独立自主这一概念在青年和老年群体里都有所提升。

二,衰老究竟如何改变一个人。作者为我们科普了几种身体衰老后出现的不可逆转的问题与症状,又用几位老年人的真实事例讲述衰老对生活的影响,并总结“承认年纪大了才能活得自然”。然而活的自然并不是活得长久,老年人终有一天会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到那时他们面对的才是这个社会真正该解决的问题:进入疗养院的老人们,不管条件多好都会失落,因为他们失去了对自己生活的控制权。作者讲述了开篇就提到的老人爱丽丝的最后时光,她因为身体的衰老不得不入住一所条件十分优越的疗养院,但她一直不开心,身体状况也越来越差,子女询问后得到的答案是:这里不是家!

三,养老机构的变迁。从最初地狱般的救济院,到各项基本生活条件必备的疗养院,这些能够提供给老年人的只有一件事——安全,但这是远远不够的。直到二十世纪80年代Keren Brown Wilson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当我们年老、体弱、不能照顾自己的时候,是什么使生活值得过下去?为解答这个问题,她在俄勒冈建立了她的第一处老年辅助生活区并取得成功。但随着这一概念的流行,大量山寨版的出现打破了一度完美的解决方案。1991年Bill Thomas想到一个疯狂的实验来抗击他所谓的疗养院的三大瘟疫:厌倦感、孤独感和无助感,并在纽约州北部的一座小镇建立起一个拥有两条狗、4只猫、100只鸟和一群儿童需要老人们“照看”的“伊甸选择”,由此他给老年人们提供了一个有限的但是真正能使他们找到某种超越单纯存在的价值...... 幸好最终我们意识到:养老“不能是以安全的名义限制人们的选择,而是以过有价值生活的名义扩大选择的范围”。

四,关于死亡。这是本书占有一半篇幅的问题,作者提出我们不仅要有面对死亡的勇气,更难的是要有在结果甚至目的都不确定的情况下作出选择的勇气。现代医学将“如何死”的选择给了我们自己,那就意味着我们要为自己或者我们爱着的人做一个“何时放手”的 决定。在第六章读到的第一个案例里就赫然出现了几个让我一辈子都感觉触目惊心的文字组合“卡波铂”、“紫杉醇”、“厄洛替尼”、“吉西他滨”,它们指向了一个我十分熟悉且曾经深感恐惧的生命情境——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有转移/无手术可能,因为在2011年我的母亲被医生告知,当时她的生命进入到与之相同的生命情境中。所幸,当了一辈子医生的母亲为她自己最后的人生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也是本书提到的一些关键问题:信任她的医生,倾听身体的声音,有勇气为自己做决定,与家人好好告别。站在死神面前,我的母亲是一个聪明的勇士,我很钦佩她。希望到我的那一天,我可以做得和她一样好!

在母亲去世以后,为了走出创伤,我选择去直面死亡这个话题,我尝试去阅读很多类似题材的书籍,我想当我去思考它,去学习它,也许就不再惧怕它,直到我发现我被直面它的勇气所治愈,就像书中最后提到的:直面死亡是为了更好的活着。到我们终与死亡“和解”的那一天,生的愉悦与死的坦然都将成为生命圆满的标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评分

参与人数 4人气 +5 书币 +16 收起 理由
物物 + 5 来自推荐人壹花壹叶的肯定~~~
飞天小女警 + 5 赞一个!
壹花壹叶 + 5 很给力!
benlucy + 6 書會獎勵+報銷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21 10:5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带着沉重的心情读完"最好的告别"这本书.这是一本由一个资深的美国医生写下的有关老人从步入老年到死亡的这段艰难的人生最后路程.

老去到最后死亡这条路,没有人可以躲过.如何保留自尊,保留独立自主的能力,是大多数老人都向往的.作者父母是来自印度的移民,印度在养老方面跟中国相似,都是老人跟年轻一代同住,年轻人照顾老人.当然,这样也免不了产生矛盾.作者用身边的亲戚朋友的例子,详细的说解了美国一般养老的方式,从住老人区的独立屋,到养老院,到老人院,有高大上的,也有简陋的,从政府资助到每年12万美元.

书中提到,老人的身心健康同重要.我挺赞同的.记得我爸爸有个老朋友被她女儿送进了老人院.我陪爸爸去探她.一进门,好几个老人面无表情的坐轮椅上,目光呆滞的看着我们进门.到了我爸朋友的单间,听到她投诉说这家老人院没有亲戚带着是不可以出门的;自己也不允许自己洗澡,是工作人员给搽身的.她本来就有点压抑,看她进了老人院才几个月,人都沉闷了很多.离开后我跟我爸都很唏嘘.

书中提到的安乐死,作者好像不太赞同,说波兰实现安乐死几十年了,但总有些政策被滥用了.我倒觉得安乐死其实是个好的选择.人的生命其实不在长短,而在于生活的质量.我将来如果了无可逆转的地步,我希望自己能安安静静的离去.

大力推荐这本书,家有老人的都该好好读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点评

書會啊,怎麼打成書恨了...  发表于 2019-8-21 22:16
前几天看到新闻,日本有个70多岁的儿媳不堪重负杀害了90多岁的婆婆。。。  发表于 2019-8-21 11:38

评分

参与人数 4人气 +5 书币 +17 收起 理由
物物 + 5 来自推荐人壹花壹叶的肯定~~~
壹花壹叶 + 5 话说最近也有部韩剧正在讨论安乐死课题的。.
飞天小女警 + 5 赞一个!
benlucy + 7 書恨+報銷以及我也支持安樂死有尊嚴.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