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onshen19”的所有书评
 2023-12-07 15:16:39
1  0 
报告 
这本书说实话不值得普通大众花时间精力去认真阅读。 看起来更像是篇硕士毕业论文,基本上还是用现代传播学知识来分析汉代所谓的“谣言”。之所以加引号,是因为书中使用谣言的概念有点乱。 作者先将谣言定义为“一种未经证实,但未必为虚妄谬误、主要经口头传播(当然也可以以文字为载体)的言论信息,经人际沟通、集体参与和广泛传播而构建成形”,个人感觉这种的提法更符合“流言”的概念(至少是字面上的含义),通常理解的谣言更多是没有事实依据或是凭空捏造的信息言论,正所谓造谣。作者明知社会大众对谣言虚假性的理解,还固执地引用“欧美经典谣言心理学著作“强调谣言也是可能包含真实信息的,来为自己采用“谣言”寻求支撑。我没看过“欧美经典谣言心理学著作“原文版,不知道原文的谣言与中文语境中的谣言是否是同一概念,但书中强扭的感觉实在令人难以理解。 作者在后文中再将谣言分为“流言、讹言、妖言、谶言、谣言、政治神话、民间传说”来逐一讨论。后文的谣言又解释为歌谣,还真是需要脑筋转的快。 至于简介文字吸引人的王莽,无非就是王莽利用谶言符瑞为其上位做铺垫,同样也为舆论流言所困扰。 当然作者应该也是花了很多时间收集整理了大量的史料或案例的,但最后提出观察与思考,没能看出有啥新意,总还是传播学范围内的东西。
 2023-11-29 19:42:44
0  0 
报告 
确实是值得推荐阅读的好书,难怪豆瓣能给9.2。 书里主要还是讲述作者祖辈父辈作为普通百姓的艰难岁月和平凡生活,特别是对于当代中国人,至少对我个人而言是近现代历史的补修课,通过正规教育或官方媒体资料是无法获得的。从这个角度而言,和看高华的书有着相同意义。原来旧社会的地主乡绅不都是欺男霸女的村匪恶霸,大红旗帜下更有普通老百姓的辛酸苦辣。经历时代动荡,难得作者家里还能留存那么多的家书照片、字据票证,还有那些令人不寒而栗的交待材料,无一不是在为我们描述着历史的另一面。 书中讲述的作者家族历史也算是有跌宕起伏,特别是她父亲经历了很多人生坎坷,大起大落,其实很有故事性,地主儿子败光家产后成功翻身,历经政治运动迎来曙光,或许具备写成小说的潜质,不过那估计并不符合作者的本意。作者是社科院研究员,还有个罕见的姓氏,我曾冒失的以为是某个没落高门望族的大家闺秀,原来也是普通市民家庭出身,不过这并不重要,人家毕竟是北大中文系毕业,文笔讲述流畅自然,回忆人物于细微之处见真情,讲父亲母亲感情更令人动容,尤其是对老人离世前场景的回忆则让人为作者心痛,不忍细读。 看完本书有点遗憾,讲了祖辈父辈以及兄妹们,却唯独对作者本人简笔带过。看了豆瓣才知道此书分上下编,书库里的应该是上编,不知道“一窝樱桃”能否再动动智慧的小手,辛苦一下补全下编。
 2023-05-06 14:51:10
0  0 
报告 
个人觉得这本书值得大家翻阅。首先是博弈论有趣,把社会问题尽可能抽象简化,变成相对简单的对策博弈,或许真的能揭示社会运行的内在规律,就像牛顿定律一样。可惜目前看到的都是对已知现象的分析,看上去很有说服力,只不过还缺乏依据理论对未来进行有效的预测。而且干扰因素太多,没法直观比较效果,作为分析工具较之物理学理论就相形见绌了。 其次是这本书写得还算浅白,坐下来慢慢看还算能领略大概。书里对不少流行名词,诸如:囚徒困境、纳什均衡、帕累托最优等等都有详尽的讲解分析,多学些知识即使不装B至少可以少被忽悠。数学概率之类的分析不算多,遇到“你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我知道…”也可跳过看结论,不必求甚解。所以说翻阅即可。当然如果感兴趣的,大可深入细读。数学功底好的请随意。 另外,作者也算是知名教授,书中用博弈论知识对计划经济、民/主与宪/政,为人民服务等的分析,可算是中肯而大胆。对错不好直断,但至少是有道理。网传张教授这几年逐渐退隐也与其观点言论有关,如是可悲矣。
 2023-05-06 14:37:38
0  0 
报告 
这本书可以看着是讲述1969-1992中国历史(当然主要还是政治范畴),确实值得推荐。虽然作者说是为西方人而写,但我觉得中国人更需要读,尤其是当正常渠道无法获取真实信息的时候。 作者傅高义是哈佛教授,写作相当严谨,每章之后字号细小而排列如麻的引文注解,以及前言中列举的大量访问对象名单,可以看到作者谨慎的学术态度。 书中对于邓小平及相关人物事件的描述和评论相对客观和中立,对于很多历史事件的讲述至少和我这样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普通中国人通过亲身经历或管中窥豹或道听途说的零星片段基本相符。相对于官方的粉饰或媒体的渲染,这样的学术著作更值得信任。 读完这本书可以了解邓上台前中国处于多么危险的境地:易怒多变的“君王”、扭曲疯狂的政治人物、分裂混乱的社会秩序,贫困低迷的经济生产、封闭破坏的科技教育、臃肿落伍的军队…; 可以明白邓如何得以掌控执政:华叶不流血解决毛身后的四人帮、邓被人心所向推上执政岗位、大门打开后的人心思变…; 可以看到邓上台后如何稳定局面:对政治局面的把控,对文革的否定和对毛的隐晦,对发展经济和改革开放的坚持,对军队裁撤上的魄力,在外交上的积极主动…; 可以知道邓如何推进国家的改革发展:对领导干部终身制的终结,对科技教育的重视,对翻两番目标的提法,对经济特区的推动和支持,对香港台湾问题的灵活变通,对保守派通过南巡推动的压制…; 当然也有邓执政的问题和可能的错误:经济发展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改革过程中的贪污腐败,政治改革的滞后和对思想自由化的封堵,对党执政威胁的严酷,以培养接班人为名的幕后操控…; 同时我们还能从中侧面知晓,统治国家的政党在这期间如何运转,如何决策;邓的后辈重要人物都有涉及:胡、赵、江、李、曾、小胡等等;或许有利于理解如今的政治格局和管理结构。 在书中,作者还分析了社会主义中国之所以能避免苏东那样命运:发展经济和引导爱国情绪;也提出了未来的挑战:自由的界限、遏制腐败等等。 读后感:邓小平作为国家领袖人物,完全配得上伟人的评价。对于如今的中国,其伟大作用甚至超过毛。被神化的毛把国家从一个火坑救出来又推进新挖的坑,而邓将国家从毛坑里挽救出来,并过上小康生活。邓敢于反思检讨,敢于推动改革有利国家而不利个人或群体。邓有魄力有手段,在大国外交上始终掌控主动,值得现在的人学习。
simonshen19 评 《王能好
 2022-11-14 17:11:27
0  0 
报告 
“王能好”是小说主角人名,直接用作小说书名,我本以为是会轻松幽默的,不过看了以后心情变得沉重,原来该划入悲剧,人家作者或许只是用来强化反差效果的。以貌取书我咎由自取。 小说写的是现实题材,农村老光棍王能好生前的人生片段。写法上忽前忽后(时间线,从王能好外出打工到返乡死于车祸),忽左忽右(人物线,在王能好主线外穿插会写些周围支线人物),忽上忽下(空间线,从老家乡镇写到上海北京),可不管怎么跳,总是要将阴暗面揭示给读者看。 小说里没有美丽乡村,没有田园风光,没有善良淳朴,没有宽恕感恩。从社会层面的到人性层面的,从各色人物到周遭环境,从内心想法到语言行动,都是些或阴暗丑陋,或低俗肮脏,或苦难悲哀,或冷漠无情,究其原因既有历史的尘埃,也有因果报应,也有命运多舛,归结到最终当然结局也只能是苦难悲剧。故而小说读起来确实心情有点压抑。 但是,虽然写的多为负面阴暗的,不过难得的是那么多人那么多事,读起来没有违和感,或者说有真实感,都是现实生活中你我都能听闻的,或者就是身边发生的。是作者太会联想总结,还是我们生活的过于麻木,不好乱说。 小说塑造的王能好这个人物让人容易想起王宝强演的树先生,甚至有点鲁迅笔下阿Q的影子。用普通人眼光看去,作者叙述平淡,或者说笔触冷淡,不带感██彩描绘一个生活在当今社会底层的悲剧人物,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难说好坏。或许王能好生活的这个社会也是如此。
 2022-11-14 17:05:11
0  0 
报告 
忘语的小说写作风格一如既往平实,与之前的凡人修仙类似,环境描写、内心刻画等等笔墨不多,重点是修炼、寻宝、打斗,不断升级,反正就是扮猪吃老虎,有啥危险都能第六感。 至于人物塑造、剧情编排等等同样是平淡无奇,平铺直叙,除了各式法宝法器,各种打斗场面尚属想象力丰富之外,其它乏善可陈。 较以前进步的是有故事背后隐约安排的暗线,使得主角的神功飞速发展看上去更合理些。 总而言之,忘语的小说适合打发无聊时间,没啥营养,看多了会腻的。
 2022-09-19 18:24:55
0  0 
报告 
在书币紧张的当下,点击下载有点冲动了,纯属被“内部参考”、“绝版”、“中央首长”字眼吸引,手速太快,没注意封面的1966年。其实就是文革期间的一些领导讲话,不少人后来也被打倒,讲话内容大多也是针对当时红卫兵运动的,充满意识形态的违心的套话假话,没什么阅读价值。不过可以侧面感受一下当时的混乱氛围,所以勉强给了2星。 补充一下:文中错字漏字很多,需要脑补。
0  0 
报告 
这本书应该算是不错的科普作品,既然是科普作品,读完了也不能说就能搞懂相对论,或许也不需要搞懂,知道大概就可以了。只能感慨数学真的很重要,那么复杂的方程,只要能求出一个解,或许就能青史留名。我辈凡人还是算了吧。 既然是科普性质,这本书可以帮我们大致梳理爱因斯坦大神整出相对论的背景知识和现代物理学发展的前后脉络,对相对论以及现代物理学的一些重要推论能够多些了解,实际上就是补充中学物理的不足,也可以说是现代物理学演义。比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不是凭空就突然冒出来的,其实在相对论发表前,很多物理学者无论用什么方法测出来光的速度始终是30万公里/秒,这就为爱因斯坦突破思维常规,用光速不变倒推出时空相对性留下了契机。从狭义相对论出发,再用黎曼几何描述的场方程来阐述时空弯曲产生的引力效应,推出广义的相对论。读完发现原来是这样的,这就让大神的神迹增添几分真实感。 据说引力场方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有16个自变量的二阶偏微分方程,相比而言,爱因斯坦那优美的质能方程E=mc2是多么的简洁易懂,不是说数学的最高境界就是简洁的逻辑美吗?看来,我们还是多读这类科普文章比较好。
 2015-09-23 11:19:06
0  0 
报告 
简介中将此书说成“其实几乎等于小说”,实在不敢苟同,归类于回忆录更合适吧,只不过翻译成白话文作了写语言上的加工。此书的基本内容还是原作者张集馨个人从京官外派做地方官写起,几十年宦海沉浮,好歹也算是省部级高官,可怜见生不逢时,过的竟然那么悲催。堂堂福建布政使居然拜见上司时也要交门包,银子差一钱都不行。书中揭示的那个内忧外患,民不聊生的晚清,国家积贫积弱,体制腐败混乱到了极致,不灭亡就怪了。 这本书极具史料研究价值,毕竟是从亲身经历者的视角,以年谱形式记录,内容翔实到请客什么等级酒席上什么菜,虽然难免有个人主观倾向,但基本可以反映当时官场及管理体制的实际状况。很多官场潜规则是官方资料不会记载的,而野史小说的又不那么可靠。 就原作者个人而言,书中所述虽说做官难难做官,常常陷入困窘,但毕竟为官多年,陋规颇多,就连房产也有多处,较之腐败官员虽有不及,但相比普通大众则受益不少。有得有失吧。 当然得谢谢现代黄先生的加工,翻译成现代文,让我等读起来轻松易懂。
 2015-09-01 12:32:56
1  0 
报告 
像《历史的教训》这样的经典大作,是值得认真地潜心研读的,需要花大把时间,要不不会推荐到政治局。尽管我不是政治局的,尽管本书篇幅并不大,但是我要说但是,但是作者杜兰特夫妇是花了50年写了1500万字的鸿篇巨著《世界文明史》之后写的本书,几乎可以说是《世界文明史》的总结,其内容和观点实在是高屋建瓴,博大精深,提纲挈领,鉴古知今…..(还能整啥词?对与不对另说)。 至于说要花时间,是因为《历史的教训》这本书耐看而不好看。这本书虽然字数不多,也就十三章,但每章的内容都需要仔细品读,很多历史知识、研究理论,特别是宗教哲学是我们之前不知道或者没读过的(还有不允许读的),自然也就耐人琢磨,有兴趣有条件的当然可以做一番研究,对与不对或者说接受不接受,自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杜兰特论述中提到的人物文章典故数不胜数,旁征博引,信手拈来。说其不好看,还是因为我等的理解能力有限,历史知识匮乏。其实要真正理解和判断杜兰特的观点,是需要对其提出的论点和引用的论据抽丝剥茧,逐一分析的,可惜知识浅薄且忙于糊口的我做不到。 不过还好,如果不是党员干部(读本书不用交读后思想汇报),不是史学专业(不必引经据典写篇论文),我等也可蜻蜓点水,浅尝即止,若有所得也不算亏待自己。 比如第三章,杜兰特发挥其哥大生物专业特长,从生物学角度总结出历史的三个教训:生命是竞争,是选择,关键是繁衍。前面两点似乎是达尔文改研究社会历史,易于理解,但作者用更多的笔墨阐述繁衍对于历史的重要性,从旧石器时代到十九世纪,从马尔萨斯到尼采,从罗马到美国,出生率的影响重大。这不禁让我期待日后会不会有人整理分析中国人的移民潮对历史或世界格局的影响。 又如第五章,老杜客观分析了人的性格对于历史的作用,对于保守派的价值给予中肯的评价,甚至把保守派比喻成社会的深厚根须,激进派则是新生枝叶。尽管比喻不一定确切,但保守的稳定和检验作用对于历史发展还是有必要的。这一点值得年轻人看到。 还有第九章:《历史的教训》之所以能在国内被官方推荐,还在于它对马克思的理论也持基本肯定态度,用专门一章讲社会主义,甚至分析了中国古代历史中的社会主义色彩的片段,运用黑格尔的方法提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合题”的问题,这在成书的60年代末是难能可贵的,如今世界发展的趋势看上去确实如此。 最后的第十三章,本书提出一个让人有点失望的观点:在如此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人类的本性并未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尽管科学技术、人文环境、生理指标等等各方面都有极大进步,可是人性的善恶、思想道德、幸福感好像很难讲优越于过去。历史“真有进步吗”?晕了,看不懂。 最后的最后,相较于政治局的,我倾向于推荐给大学生或者35周岁以下的人看,毕竟年纪大的世界观已经难以改变了,看与不看其实差别不大,看恐怕也是做做表面文章。
 2013-12-04 15:13:52
0  0 
报告 
本来该是属于“力荐”的,但好像起点上至今也只有16卷第八章,一大坑,至今也没完本。 就作品本身而言,写的很吸引人,作者文字功底真好,情节设计也张弛有度,个人比较喜欢马当神庙环节,比赤壁约战人物塑造的更好,还真有金庸的影子(后面连老顽童不敢面对的“相对浴红衣”都用上了)。不过描写杨宁的个性有点不协调,既说他暴戾偏激,不通人情,又强调他大智若愚,一点就通,感觉蛮难集中到一个人身上。
 2013-02-06 13:08:21
1  0 
报告 
对于评价想想还是分类于推荐,因为作者确实对明朝生活下了工夫的,引经据典,长见识的。其实小说最好的地方是对过去大家族里的错综复杂的人情世故和矛盾冲突刻画的非常细致,家长里短、勾心斗角,可能是过去的人空闲的时间太多了。 至于缺点嘛,应该说作为一本小说,这个书名更像是杂文或说明文,没有编辑把关吗?再一个就是穿越的优势利用不多,情节没什么高潮出彩之处,感觉改改就直接是历史小说,可以不带穿越的。
 2012-12-26 11:17:35
0  0 
报告 
坦白说,这本小说从描写来说中规中矩,比普通网文要好的多,但读起来不是那么有吸引力,既没有感人肺腑的情感描写,也没有扣人心弦的悬疑设置,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发展,就怪不得有人说不好看了。 不过,应该看得出作者是下了很多功夫的,很多故事背景资料都有详尽出处。而且作者古文功底也很好,小说里人物说出的话或写出的文字遣词造句颇有古味,估计作者如能参加科举也能高中。 但这篇小说最值得看的,是展现给读者作者想象中的“南宋乌托邦”。 作者精心构思了琉球发展基地,通过孤儿学校培养人才,巧妙利用宋理宗从平民到皇帝的历史,让主角直接一步到位,借穿越而来的科技优势改造国家社会,成功实现历史的变轨。 这其中作者对政治制度的变革,对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对社会经济的发展用了很多篇幅,展示了作者对国家制度的理解,甚至还在三民主义上增加了“民知”,最后主角出巡发动群众,仿佛看到了老毛的身影。这些都是以往其它穿越小说所不具备的。 当然毕竟是写小说,作者在一些情节发展上铺垫的不够充分,感觉有点过于理想化。比如,几个学堂出身,几乎没有战争经验的将领,就依仗刚造出来的几十门大炮和地雷,就能以少击多一仗打垮几万蒙古军队,生擒成吉思汗。在蒙古骑兵紧追的情况下还能从容布下地雷阵,有点匪夷所思。 瑕不掩瑜,这篇小说总的来说不错,值得一看,当然重点是穿越主角对社会国家的改造。
 2012-12-09 13:49:28
3  0 
报告 
情节构思巧妙,文字诙谐有趣,古文诗词功底也很不错。这样的网络小说比较难得,不知为何不见经传,还是我孤陋寡闻。等更新太慢,甚至有冲动想自己动手做。
 2012-09-08 11:18:46
2  0 
报告 
确实是一本好书,值得一读,尽管篇幅很长。 故事主角穿越到江宁曹家力挽狂澜,文笔和叙事风格也似红楼梦,看来作者应该是受曹雪芹影响不小。 从小说本身看,情节设置作者是下了功夫的,主角的发展平稳向上,带着些曲折,读起来心情愉快,可惜主角发展太顺,戏剧冲突还不够,不足以感人。 文字平实,叙述自然,对清代豪门望族生活的描写也逼真,看上去像那么回事,作为小说足够了。
simonshen19 评 《棋士
 2012-03-12 23:23:01
1  0 
报告 
很好的小说!当然是针对围棋爱好者或者是懂得围棋的读者而言。 作者显然对围棋竞技的大势、棋理、技艺,乃至围棋界的高手们的个性、风格都比较了解。书中很多人物都能在现实中找到影子。这部小说在人物塑造、文字功底上还有提高的余地,不过总的说来还是一篇不错的围棋小说,写得最好的是对一盘盘棋的激斗过程的精彩描绘。
simonshen19 评 《仙逆
 2012-03-03 11:28:17
1  0 
报告 
看了两百多章坚持不下去了。除了初期的欺软怕硬,后来的暴戾和血腥杀戮,没看出什么小说的趣味,更谈不上美感。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我放弃了。
 2012-02-26 20:50:48
2  0 
报告 
多好的教材,看看曾特首的窘境,就可以体会内地的胆怯了。感谢书苑,感谢papillon,感谢明报。
 2012-02-21 23:25:17
0  0 
报告 
这本书的文笔和架构上更多的像先进总结或先进事迹,纪实风格不足。值得看的地方其实就在于书中为我们讲述了一些体育背后故事,当然最轰动的就是对何振梁的指责了。 好像后来何做过一些回应,袁就没再发声了。其实感觉都是老一辈的实在人,引发矛盾的还是体制和沟通的问题。袁是官僚,认为何是中国选派推举的代表,就应当服从组织安排,而何则理解作为奥委会委员是需要独立于政治,加上资格老,就不那么俯首贴耳。不过原来书记李志坚就对何有意见,现在袁也这么说,恐怕事情就不像何后来回应时说的那么简单了。这也许就是后来要用于在清替换何的原因吧。 袁沟通上也有问题,要用于替换何,代表组织找何谈话,何当然只能说没意见了。至于何可能在私下向外国友人抱怨那也是正常,毕竟有几个人敢正面跟组织提意见,尤其是经过文革的老人。不能仅此就质疑人家的人品。 姑妄分析,一家之言。
simonshen19 评 《神游
 2012-02-07 13:48:18
3  0 
报告 
我得说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作品。 难得在于作者把古典的修真仙侠能揉合到现代社会背景下,而且能自圆其说,不是那么牵强。在如今泛滥的网络修真小说中实属难得。 当然这也是本好作品。小说以第一人称娓娓道来,文风朴实,叙事流畅,人物感情发展自然,情节前抑后扬,前后呼应,直到风君子斗杀七叶一场,高潮迭出,快意酣畅。后面情节就又归复平常,似乎重回主角发展路线。而相比之下,主角发展则显过于平顺,刻画不力。 当然,总体上还是一部好作品。看来徐公子的小说值得继续看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