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尚未登录,请登录后浏览更多内容! 登录 |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IvySun

[每周书会] 【每周书会第三阶段】有奖书评活动第三阶段(3月25日~4月7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27 09:2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城南旧事》《把时间当作朋友》
《城南旧事》中,作者以儿童纯洁天真的心灵来看这个世界。我们在不断的长大,不断的成熟而同时也在不断的失去一些东西。只是我们还应保留有那一份童心。
《把时间当作朋友》于我而言这是一本让人获益匪浅的书,让人重新认识自己。说实话这本书还没消化完,这种书需要你读了一段后细细回味并运用在自身。总之推荐啦~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50 人气 -50 收起 理由
飞天小女警 -50 -50 官办活动,严禁灌水或转载。http://book.douban.com/revi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7 13:5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可以在阳光明媚的春日下午阅读《城南旧事》的话,会更享受。虽然阅读的时候天气不太好,不过读起来感觉仍然不错。就像沐浴在暖暖阳光下静静流淌的小河,童年总是很美好的样子。不过年纪渐长时,很多事都好像突然发生了,迫使我们长大。书中的我帮助了秀贞和妞儿团聚,但隐隐的好像永远的失去了两个朋友。遇到那个男人的时候,虽然觉得什么地方怪怪的,却仍然信任对方,因为对方只想供养自己的弟弟读书成才,并且约定一起看海。当那个男人被带走的时候,我并没有感到抓住坏人的快乐,而是想藏起自己,忍不住想哭,虽然并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孩子总是很敏感的,买布时感受到了妈妈奇怪的态度,在目睹了爸爸和兰姨的暧昧之后,我突然无师自通的当起了媒人,并且在妈妈想表示点什么的时候毫不犹豫的要了更多。秀贞和妞儿走了,那个男人走了,兰姨走了,宋妈走了,爸爸走了,有些人只是到自己不了解的地方生活去了,但每次都好像永别一样,不知道还能否再相逢。就像我们的青春,我们的童年,即使偶尔回忆碰撞,也是转瞬即逝,再也不可能回到我们身边。接受这些现实,就好像成长过程中无法避免的痛,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我们都被成长了。即使是童年,也不可能只有欢声笑语,只在于我们是否记得并愿意记得,我们的成长总是痛并快乐着。

评分

参与人数 1书币 +5 收起 理由
tiayealing + 5 城南舊事書評,物是人非,景物卻依舊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7 17:2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注册论坛,刚刚在做任务,刚好我读过其中一本书《极简欧洲史》,虽然对另外的书不公平,但是我还是要推荐这本书。
喜欢读历史类的书籍,除了这本书以外,《全球通史》也是我比较喜欢的一本书。
相比之下,本书的作者更加侧重于欧洲。本书的优点在于语言的通俗和角度的选择,读起来不会让人感觉沉闷;同时,独到的角度可以让你了解为什么当初野蛮、落后的欧洲,从近代到现代却处处领先。个人认为,信仰或宗教在欧洲史的变迁上“居功甚伟”。从古希腊城邦之间的战争,到十字军东征,到传教士的不教和全球范围的殖民……
读读这本书吧,至少读了以后,在看很多欧美大片的时候,你会有一个新的视角

评分

参与人数 1书币 +3 收起 理由
IvySun + 3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书会奖励~^_^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7 19:3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极简欧洲史
这本书是去年十二月看的,看的时候一鼓作气,没有一般看史书努力搜寻脑中相关知识的痛苦。这本书比较短,对于欧洲史来说只是一个脉络,看完以后只能有一个大局的观念。但是有两点写得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个是关于基督教和罗马教皇的来历,当初基督教作为一个不被罗马接受的宗教的背景下那句有名的让恺撒的归恺撒,上帝的归上帝。另一个是神圣罗马帝国的来历以前没见过出处,或者见过也没有什么印象了,这本书解释得比较清楚。

评分

参与人数 1书币 +3 收起 理由
IvySun + 3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书会奖励~^_^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8 00: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城南旧事》很老的一本书了,林海音以超逸的文笔向我们展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老北京,叙述了对童年的缅怀和对人间温暖的呼唤。英子的童年是纯朴、天真无邪的,也让我们不仅怀恋起自己的童年感到一阵温馨。通过一次次离、合和小英子拿妈妈手镯送人表达了他有了一颗金子般的心。使我们知道这个世界要有爱,同情、理解、助人为乐。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评分

参与人数 1书币 +1 收起 理由
tiayealing + 1 城南舊事書評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8 20: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ianchid 于 2013-3-28 20:21 编辑

把几本书的评价放在一起吧:
本期书会的几本书都是精挑细选后的民主投票,所以以下一些评论不涉及好坏,只是表达下自己的看法,包括阅读,也借着这几本书对书苑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做下严肃的讨论。如果和管理员以及大部分书友的想法有所不同,还望海涵。
《城南旧事》
这本书是高三后的那个炎热的夏天在书店里读的,从高考教辅到想看什么看什么,精神上的完全放松状态下,走进了这本书,走进了林海音。她笔下的故事和人如此自然,完全没有雕琢的状态下从一个小女孩儿的眼睛来看北京城。
好的文字不是用文字来传达感情和思想,而是用读完书后浮现在大脑中的直觉和映画而体现。就像那本呼兰河传,女孩儿是寂寞的,然而却是细致敏感的,她们是历史最好的见证者,不是伟人和国家的历史,而是每个普通人的历史,不同境遇和生长环境中的普通人的历史。
读完后的感觉,不能免俗的说是,平静的美加上那么点儿淡淡的忧伤。好书是净化心灵的,如现代都市人被地铁空气奶粉所压抑的灵魂,需要有工具来沉淀其杂质,恢复其本真。城南旧事就是这样一本书。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
这本书我读了,读的很快,很爽,很长知识——无可否认类似这本书还有像贡布里希《写给大家的简明世界史》乃至那个一个半小时了解人类历史的著名公开课视频,给对这方面关注不多但是愿意关注但是没有太多时间精力和兴趣投入其中的人来说,是极佳的读物,就像一盘中规中矩的快餐——味道尚可,读起来很快,迅速掌握大量看起来深奥的非常适合拿出去炫耀或满足自己内心深处炫耀的知识。——可是平心而论,我们真的了解了吗?它们背后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几千年长河积淀为薄薄一本书,更多的该是惶恐吧?——从这个意义上说《罗马人的故事》更适合作为推荐,毕竟从14册书通俗而完整严谨的讲了古罗马的各种故事,就像明朝那些事儿的风格——个人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读这些的其实是我们的文艺青年和文化精英,我们读了,但是其实是不甚了解的,知识浮于表面,但我们默认为了解了,或者在旁人的羡慕的眼光中自己认为自己了解了,看的很深奥,最终贻害的是自己,不懂装懂比真正的不懂更为可怕。
《这些人,那些事》
只做一个简评吧,细腻真实,感情充沛。和城南旧事一样,这是一本适合疗伤或者说适合让人静下来的书。过滤掉生活中的不如意和不开心,合上书,流完泪,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以下只是个人意见)就像好多类似作品一样,比如舒国治的作品,太柔,太安逸,用的是类型化的模型,讲的是另一种意义上脸谱化的故事,用极端点的说法就是和那些网络上的小白文种马文升级打怪文在本质上是相似的,不过受众的群体不同而已。读了之后并无太多智慧或启迪,于我而言,内心强大无伤可疗。从另一个角度看,为什么它受热捧呢?因为它真,故事真情感真文字真,可是书中的那些故事那些场景,对我们土生8090后来说太远,不真,或者说没有切实的体会——从这个意义上,我推荐汪曾祺的散文,邓友梅的小说,或者西西河有一篇“杨白菜与小乃武”,同时也期待着——期待着能有708090后们,不造作地,客观地,心平气和地讲讲自己的故事,一个人,一座城。
《把时间当做朋友》
对于这种实用的书来说,不需要过多的评论啦~差不多可以解决我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遇到的时间管理目标规划心底焦虑之类的问题,这些问题大家多多少少都会面对。相信看了原书后不管是15,25还是35岁,都会有所启发的。建议上班和上学的书友都读一读。

评分

参与人数 4书币 +9 收起 理由
tiayealing + 3 城南舊事書評
IvySun + 3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书会奖励~^_^
linda888 + 2 《这些人,那些事》书评活动奖励
sherryzhen + 1 时间当作朋友书评奖励^_^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8 20: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這五本書里只看過《把時間當做朋友》,感覺前幾章還很不錯,很多地方能產生強烈共鳴,只是到了後面幾章就感覺邏輯略有問題,說理性不強而只是在噴了。
有一些頗有感慨而用筆記錄下來的書摘,現在就把它們打出來與大家共勉吧。
“所有的學生提問,最終都是源自于人類史上所有的人共同擁有的弱點:懶惰。”
       以前我給同學講題的時候,最基礎的公式好多人都不知道,告訴他(或她)書上有,伊有時就會坦然地回“懶得翻”。。。
“只有學會正確地思考才意味著真正進化成人。”
“人只有在做事的時候才會暴露缺點,這就是爲什麽大多數人並不自知的原因。”
       的確有好多人抱怨其他人如何如何,可是自己卻並不行動,不去採取有效措施改善狀況。
“往往並不是有興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興趣。”
       說不喜歡什麽專業自己只不過是調劑過來的而已的同學,很有可能是因為沒有學好才覺得不喜歡。
“與其不停地找更好的方法,還不如馬上開始行動,省得虛度更多的時間。”
       很多時候正是因為考慮得太多而根本沒有意義,才拖拖拉拉做不完事。
“但無論如何,牢牢記住‘我們的認知不僅可能也確實往往背離現實’這個事實本身,已經足以保證我們不斷進步了——我們因瞭解這個事實而已經擁有了良好的自省機制。”
關於耐心——“你會變成一個守時的人,一個生活規律的人,一個身邊的朋友都信賴的人。你會定時去健身房,從不為自己瘦得太慢而煩惱的同時竟然用節食甚至吞食瀉藥的方法去減肥,因為,在那些人因為無奈而抱怨的人 面臨絕望的時候,你早已經是持續鍛煉了許多年的健康的人。”
        這段話對我觸動很大,因為自己一直嚮往著成為這樣的人卻總是半途而廢。
“心智開啟從意識到可以自律開始,而心智發展的過程就是克服懶惰的過程。”
        這本書強調的一項就有心智這個概念,關於這個部份大家可以讀一讀,對鼓勵人反思并付出行動應該會有很大幫助。
其餘還有一段引用了格拉寧《奇特的一生》里關於柳比歇夫對時間的敏感性的一段話,也是很激勵人心的。

点评

我为此专门去看了《奇特的一生》~蛮失望的,不知道是翻译还是语言本身,很晦涩  发表于 2013-4-1 13:32

评分

参与人数 1书币 +5 收起 理由
sherryzhen + 5 书会奖励!很用心的书评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8 21:06: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idredoux 于 2013-3-29 03:23 编辑

这些人,那些事

这本书下了很久,书会选上才拿起来看,要不排在这本前面的书还有很多。这本书的风格挺知音的,还有些像故事会。选题很广泛,都是作者身边或听到的小故事。作者的文笔一般,讲故事的功力还不错。书里可以看到几十年前台湾穷人的生活状况,兄弟几人穷得只有酱油拌饭,父亲是矿工,一家七口睡一张床。写亲情的比较动人点,可是不够细腻,同类的书龙应台的目送写得更合我的胃口。

书里有几个小故事印象比较深的,第一个是作者的弟弟zs,作者从童年和弟弟成长的小事讲起,算命的说弟弟要给哥哥拎包的,结果弟弟果然没有什么大出息。哥哥摸着石头过河每次都摸到了石头,而弟弟跌跌撞撞,活得很艰辛。从一个家庭出来,结果后来的发展却大相迵异。刚开始的弟弟是坚强的,被师傅打反而来安慰哥哥,说不要紧,他会忍下来努力学,而到了最后弟弟却说谎不眨眼,赌钱输了找地下钱庄借,还不起以至要zs。第二个是作者三十五年不吃茄子,因为老莫的zs,作者对尸体的描写很细致,把尸体的味道变化描写得细致入微。老莫的zs原本是没有必要的,一个工作上的失误给自己扣个大帽子,然后撞火车把自己撞成一块块。第三个故事是军营外的jn,这个故事简直是悲惨世界的台湾版,不过她的结局要好一点。终于和心上人远走高飞。第四个是十九岁zs的少年,写的一手的好情书,却因为工伤没了手,只有放弃姑娘,适应不了生活的变化选择了结束生命。第五个是一个爱情故事,做了出租司机的男人在机场碰到了前女友乘坐他的车。她在电话中交待了自己现在的生活,而他因为自己的不如意,还在犹豫要不要打一个招呼。最后也有比较轻松的,高三的少年逃课,可是这篇写得太烂,还不如知音呢。

比较搞笑的有算命的说作者上世是jn,所以夜晚挣钱,而且要讨好各式人等,还真是说对了作者的职业。








评分

参与人数 1书币 +4 收起 理由
linda888 + 4 《这些人,那些事》书评活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9 10:5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城南旧事》
书本细腻的描述,以一个特殊的角度去描绘了这个世界!
整个故事在平淡的生活情节中缓缓进行,也有急促的起伏,这就是生活的本貌,我很喜欢这种味道!
一个故事一段人生,自己不能经历的,却可以在别人的故事中观察学习,获得的也是一种经验,也是一个收获...

评分

参与人数 1书币 +1 收起 理由
tiayealing + 1 城南舊事書評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9 11:4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极简欧洲史
还是喜欢这本书,本来历史就是很神奇的,不同的视角有不同的看法,在任何一个交叉点上如果做出不同的选择很可能走向完全不同的方向。
这本书不象其它历史书那样枯燥,它将历史简化成了线条,让人能够清晰地看出一个灿烂文明的发展脉络,很有意思

评分

参与人数 1书币 +1 收起 理由
IvySun + 1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书会奖励~^_^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9 16:07: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idredoux 于 2013-3-31 05:29 编辑

把时间当作朋友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新东方的老师比较能说,以至于前新东方老师们出书成了潮流。上周刚看完老罗的我的奋斗,现在这本又是前新东方老师的手笔。老罗的上课录音是在朋友家听到的,和朋友笑得前俯后仰。李笑来一年成了部门最有名的老师肯定不是靠讲相声了。他会记专业去做销售然后做英文老师,会编程,痴迷统计,看到三分之一还没有看到他的经历和英文老师有什么关系。但是他居然入了行而且做的不错,出了几本关于托福的书,词汇书里基本需要的是统计知识。然后他把统计的习惯也用到这本书里。
书里讲的怎么安排时间,对到时间完不成任务的人还是有些作用的。对任务分析拆解然后规定时间完成尤其对应付考试有用。书里还提到的同时做两件事合理安排事情的先后次序,这个在生活里人人都是会做的。他举的泡茶的例子,其实炒菜更复杂,花时间比较多的可以看看能不能事先计划一下。另外随时记要解决的问题,对每天的时间做记录,这个有些太过了。不知道看过书的有几个人会这么做。
书讲到一半就开始讲逻辑,讲为人处事,讲独立思考了。离题目越来越远,不知道作者是怎么教人写作文的。书里举了一个例子,他教gre的同事英文口音不好但书教的不错,有同学说听不懂他同事的英语,同事答那你听得懂老外的英语吗?学生也听不懂,羞愧离去。作者想说这里逻辑有错误,听不懂老外不能说明他口音像老外,但是怎么让一个英语听力不好的学生证明这一点呢?而且英语老师教得再好,口音不好也很致命了,同事的自我保护也理所当然,除非同事想丢饭碗。觉得作者老婆好可怜,作者那么讲逻辑,那么爱思考,虽然不是完美主义者,可是这么过日子多累啊。宁死不思考到凡事都思考还有个广阔的区间,大部分人还是呆在中间就好。
再然后开始讲句型了,用哪种句型比较便于思考而哪种句型需要避免。这里终于绕回了作者的本行,感觉在上托福作文课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书币 +4 收起 理由
sherryzhen + 4 书会奖励~^_^~我看得好晕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9 21:2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些天开始看《城南旧事》,的确是一本好书,不愧列入亚洲周刊 “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
小说文笔很清新,以一个小女孩的观点和视野讲述了不同年龄阶段的几个小故事,我个人最喜欢“惠安馆”和“驴打滚儿”2段。这2个节讲的都是那个年代的女人,被人看作疯子的女人秀贞因为丈夫走了,孩子丢了而心智不正常,但对于自己的孩子和丈夫却念念不忘,在“我”的帮助下使妞儿和秀贞相聚团圆。在这段故事的最后,“我”对于家里大人看待秀贞的不理解,大家都认为是疯子害我病了,其实秀贞疯吗?
而宋妈这个角色,可以说在二十年代太常见了--嫁了人,就要跟一辈子,不管他好不好,宋妈的丈夫,书中刻画的很丑陋,也遭“我”讨厌,典型的好吃懒做,不顾亲情,吸血鬼的农名形象。而在宋妈服侍“我”这一家人这么多年的后,也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但儿子女儿死了,找不到了,离别时那些嘱托令人唏嘘感动。
“我”在北京城南也慢慢长大,慢慢懂事,经历了很多伤感事,个人美好的愿望和感情同现实的残酷强烈的碰撞,让人有着淡淡的忧伤。

评分

参与人数 1书币 +4 收起 理由
tiayealing + 4 城南舊事書評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9 23: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几本书中可能因为喜欢推理,就选择了<占星术杀人魔法>。不过一开始通过对话交代背景、顺带加入大量信息的方式让我不太适应。而且随着"梅泽家杀人案”案情的展开,作者花了很大的篇幅来做铺垫,让我一开始完全找错了方向。

幸亏这种小说模式基本还算固定,原则上最容易忽视的地方就是最容易产生疑点的地方,再加上小说被金田一和包青天多次借鉴,因此虽然犯案手法构思大胆又奇特,但是对结局还是没有感到太意外,再次感叹女人的可怕,呵呵。

通过这本书,让我领略了岛田的才华,毕竟他才是众多小说的最原始版本的创造者。通过一个大案件来掩盖一个简单仇恨造成的杀人悲剧,这种方式还是蛮新颖的。应该还会找作者其他的作品看看。

评分

参与人数 1书币 +3 收起 理由
drm_wvr + 3 《占星术》讀后感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30 16:4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城南旧事

虽然我不是老北京但是在北京生活了多年还是特别喜欢书里的那到处都是的老北京味儿

点评

所以你的感想是?  发表于 2013-4-6 19: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30 23:2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城南旧事
        我是在心情很郁闷的时候看完这本书的,也许不应该在这样的时候看这样的书,但本应活泼可爱的童年,却充满了对太多罪恶事情的不解,悲哀的时代。当然,只要有小孩子,就有生机,就有希望。在英子的眼中,只是不解,需要大病一场去忘记。接着仍然有很多有趣的、好玩的、好吃的、淘气的事性。当然,不论环境多恶劣,父母的爱,仍然会撑起一片小小的净空,不论撑多久。也许就是这样一代又一代,顽强的撑下去,一代又一代,永远流传着快乐与希望!
        确实是旧事,吸引着我们回忆起小时候的点点滴滴,虽然我们比作者了生晚了近一个世纪,但却比作者还土,觉得“八珍梅”什么的,多么高雅,我们小时候吃的都是一些乡下常见的山野瓜瓜枣枣,连西瓜、苹果也很少吃到。

评分

参与人数 1书币 +3 收起 理由
tiayealing + 3 話說童年也不一定是快樂的。。。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31 19:44:33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才知道有这个活动,改天一定积极参与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50 人气 -50 收起 理由
飞天小女警 -50 -50 官办活动,严禁灌水或转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31 21:0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城南旧事》,自己小时候看的,作者也是以小孩的视角去看许多事,印象最深的是关于秀贞的故事了,因为只有孩子不会用有色眼镜去看人。所以小英子才会去真正了解其中的故事,而对于冷漠的大人来说,他们只把秀真当做疯子。或许这就是大人与孩子的不同吧,但令我们去沉思的是究竟谁是对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书币 +1 收起 理由
tiayealing + 1 城南舊事書評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31 22:5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ier 于 2013-3-31 23:04 编辑

《城南旧事》by 林海音

周末的晚上,捧着这本书开始读。家人在身边,电视里热闹地放着“我是割手”......一开始,边读还边瞅上两眼电视,和家人聊上几句.....渐渐地,周围的热闹嘈杂仿佛越来越远.......不知不觉中,从书中抬起头来时,夜已深,家人已睡,周遭一片安静,窗前月到中天,心中,静静地深深地感动着....

全书记述了五个小故事:“惠安馆传奇”,“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爸爸的花儿落了”。刚开始看前两个时,我的心不禁有些揪着......一个不愔世事的小姑娘,与一个疯癫癫的老姑娘在一起,在黑洞洞的小屋里忙进忙出--万一,这个疯子失心疯了失手掐死小英子怎么办?这个小姑娘,还钻进齐腰高的草丛里,和一个贼人一起聊天--万一,这个贼人动了歹念,杀了这个发现其贼赃和藏赃地的小姑娘怎么办?

聪明可爱,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无尽的好奇心的英子,屡屡犯了--“不与陌生人说话”的大忌。。。如果,我有一个如英子般淘气可爱的女儿,我会去“教导”或者“纠正”她这样的做法吗? 而通过英子纯净的眼睛和纯真的心,看到却是我们成人眼里被蒙尘已久的世界。在英子的童真的世界里,“蓝天”和“碧海”没有区别,人人都是平等的,那些“疯子”“戏子”“贼人”的标签是不存在的--久违了的爱与尊重!反过来,让我们这些自以为成熟圆滑了解世事的成年人竟有自惭形秽之感!

另一篇我很感叹的是“兰姨娘”--兰姨娘身上好闻的味道,精致的茉莉发髻,妩媚动人的姿态,喜欢穿着淡雅精致的衫子,连英子都为之喜欢依恋。而另一方面,英子的妈妈,比兰姨娘大不了多少,却在为了林家传宗接代、生儿育女、操持家务、打理生活中,一年年地揣着个肚子,在灶台前操持,量入为出地打理着越来越复杂的家务和佣人,渐渐变得烦躁而唠叨.......可是,当英子发现温柔妩媚的兰姨娘对母亲和这个家庭可能造成的威胁后,又想办法促成了兰姨娘和寄住家中的德先叔的爱情,将一场家庭危机巧妙地化解了。。。而在这其中,从英子的眼里看来,“小三”--兰姨娘--其实并不是一无是处,甚至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女子;而英爸在兰姨娘走后,表现出的那种淡淡的落寞......一切都显得是那么的真实,因为真实,所以更加惊心!要保护好自己的家庭,首先是要照顾好自己,让自己成为自己的孩子,自己的爱人身边那个温婉优雅可爱可恋的形象,比终日操持家务、生儿育女、围绕在油盐柴米,计较着房贷车贷子女学费生活开支上,也许更重要和难得呢!!

最后的一篇“爸爸的花儿落了”,嘎然而止,给无忧的纯真的童年划上了一个叹号!

还很喜欢作者对于老北京风俗景物的描写,那个时候请一个奶妈,要“两付银首饰,四季衣裳,一床新铺盖,一个月四块钱”--感觉比现在北京动则七、八千一个月的月嫂要更“人情味儿”些。还有学校里上课之前,老师让学生静默五分钟,“想想看,你是不是听爸妈和老师的话?昨天的功课有没有做好?今天的功课全带来了吗?早晨跟爸妈有礼貌地告别了吗?--我觉得特别好!比起现在的“早教班”“奥赛班”甚至什么“小MBA班”来,那时候的学校,更重视的在“爱和教养”方面的培养,实在很让人赞叹!

很短的一篇散文集,却又让人洗涤心灵,回味无穷。。。。。。






点评

女人能不能成为小孩完全取决于男人,如果女人自己也要保护男人和孩子,那就不可能成为小孩,永远不可能像小三一样温柔体贴善解人意  发表于 2013-4-1 08:41

评分

参与人数 1书币 +6 收起 理由
tiayealing + 6 城南舊事書評,寫的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31 22:59:29 | 显示全部楼层
       童年,是记忆的开始,也是一个梦的符号,它代表经历沧桑后的人对纯真年代的怀念。童年啊!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读着《城南旧事》,我渐渐地走近了书里,看着英子在城南度过的幸福童年,它们就像是一股细流静静地,慢慢地渗入我的脑海中,英子的童年过得十分精彩,但有着戏剧化的因素,不过却是很真实、纯朴,那样得纯净淡泊,弥旧温馨。
    它不禁让我想起了我的童年,纯真、无邪、快乐、幸福……

评分

参与人数 1书币 +3 收起 理由
tiayealing + 3 城南舊事書評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31 23:22: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次推荐的书基本都没看过,就先选"极简欧洲史"吧,从书名来说极简还真适合我这种懒人~
抱着试试的心态开始阅读,从古希腊的几何学术来说吧,我还真不知道当初创造出这门学科的人是如此浪漫,原谅我贫瘠的词汇,因为我实在找到更确切的词来形容这种能用枯燥数学来描述宇宙的行为。然后日耳曼民族的野蛮又逊色心计,基督教的神性而又伪善莞尔一笑的场面不少,历史原来也是舞台剧。
有趣,生动,简单,流畅,恩,对于吾等懒人来说足已

评分

参与人数 1书币 +3 收起 理由
IvySun + 3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书会奖励~^_^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