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尚未登录,请登录后浏览更多内容! 登录 |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gch126gch

新年风俗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3 21:36:13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吃年夜饭、包饺子,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馅的内容是五花八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也有炸饺子、烙饺子(锅贴)等吃法。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20 书币 +1 收起 理由
gch126gch + 20 + 1 重复吧。。。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3 21:5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民俗:点天灯
古代汉族节日风俗,流行于全国许多地区,旧时元旦夜晚,每家每户在屋楼上用长竿悬挂灯盏,通宵达旦,称“天灯”。在四川一带,农历正月初八、初九,人们多在屋子中堂挂一盏平安灯。民间认为,可以驱除不祥,保佑清静平安。

评分

参与人数 1书币 +3 收起 理由
gch126gch + 3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3 23:24:20 | 显示全部楼层
赶乱岁
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间人间无神管辖,百无禁忌,民间多嫁娶,被称为“赶乱岁”。乱岁是民众为自己设计的调节社会生活的特定时段。岁末年终,人们有了闲暇与积蓄,对于平时难得有精力操办大事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好时机。

评分

参与人数 1书币 +3 收起 理由
gch126gch + 3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3 23:5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旱船,是汉族民间表演艺术形式之一,逢年过节,山西境内各地都流行这种民间舞蹈,这是一种模拟水中行船的民间舞蹈。 “旱船”是依照船的外观形状制成的木架子。在这种船形木架周围,围缀上绘有水纹的棉布裙或是海蓝色的棉布裙。在船的上面,装饰以红绸、纸花,有的地方还装有彩灯、明镜和其它装饰物,把这只或者十几只船装饰得艳丽不凡。 “旱船”,自然是陆地上的船。乘船者一般是一个人,有时也有双人、四人甚至七人共同乘用一只船的。乘船者所表现的多是姑娘、媳妇,也有扮演其它人物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书币 +3 收起 理由
gch126gch + 3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4 05:5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抢头香
抢头香领开运红包 台湾民众祈福金兔年万事如意
大年初一凌晨零時重頭戲就是全台各大廟宇的搶頭香,年初一子時廟門一開,香客像是跑百米一般全部往香爐方向衝跳,爭先插上兔年的第一柱香,祈求新年好運!  
跑百米的速度往前衝,不顧有人跌倒,所有香客將手中清香,全往正爐丟,年初一萬香齊發搶頭香,是嘉義奉天宮的重頭戲, 同樣也是向媽祖祈求來年順利平安的,在台中大甲鎮瀾宮,也是熱鬧非凡,鹿港的福興宮搶頭香,香爐上的紅紙用力衝破,代表去年壞運全趕跑,新年好運到,歡送虎年,開心迎兔年,大家期待都有個好彩頭。

评分

参与人数 1书币 +3 收起 理由
gch126gch + 3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4 09:45:36 | 显示全部楼层
炸丸子、做豆腐的习俗
  2月1诶是腊月廿九,一般在腊月廿八之前,乡邻们就都把丸子炸好了。丸子,也叫四喜丸子,炸出来后一颗颗圆形的,象征着团团圆圆的意思,也象征着富贵喜庆。跟无锡吃的狮子头、肉圆不同,丸子的个头很小,一般只有山楂般大小,最主要的是,邳州这边的丸子里面是没有肉的。由于以前吃肉对农村的多数人来说都是很奢侈的事情,所以在做丸子料的时候,主料就是萝卜,把萝卜刨成丝,然后把切好的葱、姜放进去,把盐、味精、花椒面、胡椒粉等调料放进去后,加入少许水后,加入面粉开始和,最后把和好的料攥在拳头里,用力一挤,就会有一个山楂般大小丸子从大拇指和食指间挤出来,将丸子揪下来放在滚烫的油里炸几分钟就可以出锅了。
  跟炸丸子比起来,过年做豆腐也是邳州的一个风俗,不过,由于做豆腐要用大的灶台,很多人家,包括农村地区很多人家都开始用上了煤气灶,家中还有大灶台的不多了,所以村子里谁家要是还有大灶台的话,他们家过年前的那几天可就要热闹了。做豆腐一般要比炸丸子早,在腊月廿四前后就要把黄豆泡好了,找到谁家有灶台的,就把泡好的豆子带过去,当然了柴火也是要自带的,作为回报,每户来做豆腐的人家都会给灶台的主人留上一块豆腐,这样有灶台的人家反而不要做豆腐就有豆腐吃了。吃不完的豆腐,乡邻们会用盐把豆腐腌一腌,晒一晒,做成豆腐干留着慢慢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4 09:5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各民族多姿多彩的守岁习俗

中华名族是由56个名族组成的大家庭,不仅仅只有汉族过春节,还有30多个少数民族也有着不同的春节习俗。可谓是别有一番风味。
  
  粑粑 跳纸马 壮家过年热闹多
  
  “云南有一怪,粑粑叫饵块。”粑粑是壮族农家人必备的年货,过年要舂粑粑,是壮族春节的传统之一。“舂粑粑”有点类似汉族的“捣年糕”,踩舂杆这样的体力活让壮小伙和年轻姑娘来,老人则随时掂量饵块的黏度,火候一到赶紧就有手脚麻利的**姑娘把它揉成形状独特的饵块粑,你来我去一会儿功夫就可以开吃了。
  
  壮族过年的另一传统是跳纸马舞,传说这纸马最早是最为幌子用来吓唬敌兵的,满慢慢的壮家人没到过年都会跳起纸马舞来避除邪恶,祈求平安一整年。
  
  斗熊舞 庆丰收 鄂温克人庆新春
  
  斗熊舞是鄂温克人模仿与熊打斗,庆祝丰收的一种舞蹈。如今,定居下来的鄂温克族人依然通过这狩猎民族特有的节日传统来迎接新春。
  
  百面鼓 齐敲响 水族山乡贺新年
  
  敲起鼓铜鼓迎新春,这是水族群众过年最为隆重的仪式。水族山乡号称是铜鼓王国,几乎每个自然村寨和家族都有一两个铜鼓。每到新年,周边村里的人就会将自己家里的铜鼓拿出来,大家聚集在一起击鼓迎春。
  
  拜早年 背枕头 达斡尔族庆新春
  
  在族有这样一种风俗,过年的时候拜年一定要赶早不赶晚,如果在拜年期间能够第一个得到老年人的祝福,那一年都会顺畅吉祥。
  
  背枕头是达斡尔族另一个新春重要活动。只要你蒙上眼睛转三圈,还能将枕头稳当当的立住,那么这一年都会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在欢声笑语中,达斡尔族人迎来了有一个满载希望的春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4 10:0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忌讳】

  从除夕晚上开始,就算进入新年了,在说话和生活中就有很多禁忌。比如蒜不能叫蒜,烟台音读“San”,和“散”同音,过年讲究团圆哪能说离散呢,所以蒜就得说“意和菜”;东西吃完了,不能说“完了”或者“没了”,要说“不多了”或者不说;吃的花生皮、瓜子皮等,不能用扫帚清扫,因为会把福气财气洗扫没了,只有初三放鞭炮送神之后,才可以动扫帚、添水缸;不能使用刀叉,有的人家甚至连药不能吃。另外,说话带脏字或者打架等等,都是大忌,总之和过年的喜庆气氛不协调地,都是禁止的。

 【初二·见姥姥】

  按照全国大多数地方的习俗,初二是女方回娘家的日子。但按照烟台的习俗,正月初二的这一权利只有外甥可以享受得到,俗称“回姥姥家”,而已经嫁出去的女人依旧是不能见娘家人的。究其原因不得而知,但有人分析说,是“烟台的婆婆相对比较厉害”。

【吃年酒】

  按照烟台史料上将,正月初十,亲友开才始相互宴请,称之为“吃年酒”。不过近年来,“吃年酒”往往从初三之后就开始了,今天七大姑一桌,明天八大姨一席,后天朋友又一聚。“要想感情深,就得一口闷”,这期间的酒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了,未来一年的愿望和打算,都在这亲朋好友的酒席上交流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4 10:55:33 | 显示全部楼层
破五的饺子
  正月初五这一天叫“破五”,不到“破五”不能用生米做饭。这一天晚上,回家过年的伙计都回来了,掌柜的还要跟伙计吃一顿新包的饺子,以示来年团结一心。到了初六的清晨,家家店铺要开张了。各家在开业前,都要在门口挂上“开市大吉,万事亨通”的对联,柜台里响起一片清脆的算盘声,意在来年生意兴隆。此时,“年关”已过,一切恢复往常的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4 11:28:35 | 显示全部楼层
贴窗花
窗花来布置居室,其形式通常有"窗花","门笺","墙花","灯花"等,形状不一,创作自由,其题材也十分丰富,常见的有"肥猪拱门""老鼠娶亲","连年有余".但所用材料却十分统一,大红纸配少量金铂,彩光纸,此俗在广大农村历经百代,至今不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4 11:53: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活动我又过了,不过学习了!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4 13:27: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北农村 有蒸发糕的习惯,估计是取义发财的意思。

就是用小米磨面, 然后配上一部分白面 发酵后, 摊平蒸熟。上面可以放上红枣,花生,芝麻等。 吃得时候切开小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4 22: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节日,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目。谷雨开始那天定为“泼水节”。在三四天的节日里,人们相互泼水,表示洗去身上的陈年旧土,祝福新的一年幸福平安。

我是傣族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4 23: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在西汉就存在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日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地区到全国各地的发展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5 13:38:42 | 显示全部楼层
贺老鼠嫁女
  、在正月举行的祀鼠活动,亦称“老鼠嫁女”“老鼠娶亲”。具体日期因地而异,有的在正月初七,有的在正月二十五,不少地区是正月初十。山西平遥县初十日将面饼置墙根,名曰“贺老鼠嫁女”。湖南宁远则以十七日为“老鼠嫁女”这一日忌开启箱柜,怕惊动老鼠。前一天晚上,儿童将糖果、花生等放置阴暗处,并将锅盖簸箕等大物大敲大打,为老鼠崔妆,第二天早晨,将鼠穴闭塞,认为从此以后老鼠可以永远绝迹。还有的地区于老鼠娶妇日很早就上床睡觉,也不为惊扰老鼠,俗谓你扰它一天,它扰你一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5 15:44:28 | 显示全部楼层
守岁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5 16:25:26 | 显示全部楼层
俗称“发纸”(农村):
除夕当晚00:00分正式开始,点燃炮竹烟花,院中间,点燃一大堆篝火,火苗越高越吉祥,篝火前有“天地桌”,摆供酒供菜,敬拜天地。烟花燃尽,撤掉供桌。回屋吃饺子(年夜饭)。吃完小息,之后睡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5 23:5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吃饺子: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佳期肴。

据三国魏人张揖著的《广雅》记载那时已有形如月牙称为“馄饨”的食品,和现在的饺子形状基本类似。到南北朝时,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据推测,那时的饺子煮熟以后,不是捞出来单独吃,而是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所以当时的人们把饺子叫“馄饨”。这种吃法在我国的一些地区仍然流行,如河南、陕西等地的人吃饺子,要在汤里放些香菜、葱花、虾皮、韭菜等小料。

大约到了唐代,饺子已经变得和现在的饺子一模一样,而且是捞出来放在盘子里单独吃。

宋代称饺子为“角儿”,它是后世“饺子”一词的词源。这种写法,在其后的元、明、清及民国间仍可见到。

元朝称饺子为“扁食”。明朝万历年间沈榜的《宛署杂记》记载:“元旦拜年……作匾食”。刘若愚的《酌中志》载:“初一日正旦节……吃水果点心,即匾食也。”元明朝“匾食”的“匾”,如今已通作“扁”。“扁食”一名,可能出自蒙古语。
清朝时,出现了诸如“饺儿”、“水点心”、“煮饽饽”等有关饺子的新的称谓。饺子名称的增多,说明其流传的地域在不断扩大。

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有相当盛行。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过年吃饺子有很多传说,一说是为了纪念盘古氏开天辟地,结束了混状态,二是取其与“浑囤”的谐音,意为“粮食满囤”。另外,民间还流传吃饺子的民俗语与女娲造人有关。女娲抟土造成人时,由于天寒地冻,黄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冻掉,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娲在人的耳朵上扎一个小眼,用细线把耳朵拴住,线的另一端放在黄土人的嘴里咬着,这样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为了纪念女娲的功绩,就包起饺子来,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状,内包有馅(线),用嘴咬吃。

饺子成为春节不可缺少的节目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音,二是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祈望。

在包饺子时,人们常常将金如意、糖、花生、枣和栗子等包进馅里。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来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将健康长寿,吃到枣和栗子的人将早生贵子。

有些地区的人家在吃饺子的同时,还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如吃豆腐,象征全家幸福;吃柿饼,象征事事如意;吃三鲜菜。象征三阳开泰。台湾人吃鱼团、肉团和发菜,象征团圆发财。

饺子因所包的馅和制作方法不同而种类繁多。即使同是一种水饺,亦有不同的吃法:**和黑龙江的达斡尔人要把饺子放在粉丝肉汤中煮。然后连汤带饺子一起吃;河南的一些地区将饺子和面条放在一起煮,名日"金线穿元宝"。

饺子这一节目佳肴在给人们带来年节欢乐的同时,已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6 00: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谓回娘家当然是指已婚女儿带夫婿孩子回到家里给父母拜年。为什么必须在初二(各地风俗不同,很多地方是初三)而不能初一呢?(1)迷信观念认定,已逝的老祖宗,年底(有说腊月28,有说29或30)从天上回家享受供奉;(2)老祖宗如果看到家里有“外人”,就不愿进家了;(3)已婚女人被认为是“外人”;(4)所以已婚女人不能在家里过除夕、初一;(5)老祖宗享用供奉后,在初一(或初二)晚上就回到天上了,女儿就可以回家了。这个规矩在旧社会特别是农村是很严格的,违反了就是大不敬。新社会人们虽然不相信鬼神,但仍是比较严格地遵守着。如果由于某种特别的原因,已婚女儿在家里过年,那可能父母、家人包括自己都会十分的不高兴。这也是一种沿袭以久,而且可能还要执行很长时间的文化现象。就是这样一个个的风俗、传统、甚至陋习,合起来组成了--------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6 10: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吃饺子,年糕,放鞭炮,烟花,吃年夜饭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