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尚未登录,请登录后浏览更多内容! 登录 |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013|回复: 59

[每周书会] 【每周书会第三阶段】有奖书评活动合并帖(7月16日~7月29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16 07:34: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老A 于 2012-8-22 03:14 编辑

【每周书会第三阶段】:

有奖书评活动合并帖(7月16日~7月29日)


根据7月9日~7月14日的第二阶段「票选最想读的书票选活动」中,

小说类及非小说类得票数最高的前2本书(限时免费线上阅读)各为:


兄弟》==============推薦理由



简·爱》===============推薦理由


    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给女儿的17封告别信by法齐娅錠菲=====推荐理由



          上学记by何兆武 口述/文靖 撰写=====推荐理由







  总帖说明连接:  
【每周书会】活动介绍:有奖书评三部曲;【每周书会】活动:再介绍


       阶段一:书籍推荐帖7月2日~7月8 小说类 非小说类
     阶段二:票选活动帖7月9~7月14日:小说类
非小说类





活动规则:  

1.请阅读第二阶段已经票选出的4本书,再回帖写读后心得。  

2.书评必须在30字以上,请大家写出自己的亲身感受。  

3.提示书友,请爱惜羽毛,勿从别的网站复制抄袭,否则将予以扣分或是扣币等方式处理。   

4.每份合格的读后心得可获得3~5书币奖励,优秀的读后心得,将再获得额外金钱卡或小金卡的奖励。  

5.每人只能为每一本书发一篇读后心得。(即每人最多可发不同的4篇)  

6.请勿转帖,不论是自己、或是他人的作品。  

7.严禁内容无关之水帖,并予以扣分(人气-50,经验-50,楼主及协办者可自行判断,情形严重者,直接封号


评分

参与人数 6经验 +268 人气 +290 书币 +25 收起 理由
yhzhavoc + 50 + 50 + 5 加油~
linda888 + 50 + 50 + 5 忘记投票了啦!!!
salad_lee + 18 + 40 支持支持~~~~
zjxixi + 50 + 50 + 5 大家开始读书喽!
sherryzhen + 50 + 50 + 5 撒花撒花!
bluefleet + 50 + 50 + 5 辛苦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7-16 08:3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栀子清香小姐 于 2012-7-16 08:38 编辑

《简爱》读后心得
在那个不知电子书为何物的年代,我外出必备的读物便是《简爱》。小时候是钟情于简爱那段充满激情的告白:“你以为,因为我贫穷、低微、相貌平平、矮小,我就就没有灵魂,也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会让你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上帝没有那么多,但我们的精神是平等的,就像我们的灵魂穿过坟墓,站在上帝面前,彼此平等——本来就是如此。”
当我一遍又一遍细细将小说咀嚼之后,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简爱的自强不息,外表是老天给的,既然无法改变,那就将内在提升到最好,她那么迫切地在条件恶劣的慈善寄宿学校里学法语,画画,弹钢琴,作为一个无依无靠的年轻女孩,自己想出了登报找工作的实施方法,在她身上,可以看到什么叫做有志者事竟成。
她尽全力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有意义,学校放假没钱又没处可去,她就整天整天的构思画画,从桑菲尔德逃出流浪被牧师家庭收留的那段时间,大家一起看书学习的场景描写也是令人感到精神上的充实。
没钱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思想精神上的贫瘠,就好象英格拉姆小姐还有乔奇安娜,穿得再美也不过是两个小丑。
这本书是我人生价值观的启蒙,每当我感觉到空虚的时候,想到简爱,我便能生出一种努力充实自己的动力。

评分

参与人数 1书币 +5 收起 理由
tiayealing + 5 簡愛書評獎勵~說得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6 09:0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栀子清香小姐 于 2012-7-16 09:03 编辑

《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给女儿的17封告别信》读后心得
以往在人群集结的地方如果看到一个头缠包巾下巴留着大胡子的男人总会觉得很恐怖,正是读了这本书,才知道真正的伊斯兰教原来并没有教唆人走那么极端的路,阿富汗的人民生活在塔利班的统治下,也是一片水深火热,男的不得不留胡子包头巾,女的一定要穿深色的蒙脸长袍,不然,就有被打死的危险。
塔利班不让妇女受教育,不给妇女看病,看完这本书,我钦佩作者冒着枪林弹雨坚持去上课的勇气和决心。正是有了像她这样的阿富汗妇女,我们才能从文字上了解到阿富汗女性受到的猪狗不如的待遇,也才会真心的拥护支持她们为自己的待遇改善而做出的努力。
法齐亚的自述不仅是对她的人生也是对阿富汗这几十年来的历史变革一个详细的描绘,感谢这本书,让我再次意识到自己生活在一个怎样幸福而和平的社会环境中。

评分

参与人数 1书币 +4 收起 理由
sherryzhen + 4 书会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6 09:5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l868 于 2012-7-16 10:17 编辑

《简爱》:
此书我在上中学时看第一遍,后又看了很多边。不止被书中纯真的心灵之爱感动;亦被书中温馨的亲情、友情感动。因着这书又读了并喜欢上了其他英国经典名著: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艾玛》;狄更斯的《雾都孤儿》、《远大前程》、《大卫·科波菲儿》;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
女主人公简是个无依无靠的孤女,幼年依身于舅舅家和孤儿院。因舅母及表兄姐的厌恶和欺辱、孤儿院肉体和精神上的摧残而磨练得坚韧隐忍,成年后坚定而不屈不挠地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她与雇主罗切斯特的纯洁、真挚、执着的爱情是本书精华。双方的感情超越了年龄、地位、外貌等世俗之见,真正地体现了人性的真、善、美,直击阅读者的心灵。本书弘扬了爱情的真谛、亲情的宝贵、友情的难得;告诫人们需自强自立才能活出别样人生;是值得珍藏、不时把玩的经典之作。

评分

参与人数 1书币 +4 收起 理由
tiayealing + 4 簡愛書評獎勵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6 11:5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兄弟》
用了一个周末看完这本书,感觉没有之前《活着》写的好,书中描写了同个人物在文革时期和改革开放两个时期的不同生活,上册还是比较不错,简洁、连贯;下册感觉差些,剧情很跳跃、荒诞,但还是一如既往地维持余华以前的风格,很直白,很真切,又有点残忍。父子,手足,夫妻之间的情感让人羡慕,但是邻里之前的冷漠、嘲笑让人心寒,结局让人有点失望。

评分

参与人数 1书币 +3 收起 理由
zjxixi + 3 兄弟书会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6 18:30: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学记》

如果一个人活得足够长,假如他从上世纪初活到这个世纪,他会看到、会经历无数关于学生时期的故事:自己是学生、儿子是学生、孙子是学生、儿子的孙子、孙子的孙子。或者他会比较一下所有这些为学生者的心灵感悟,或者他甚至会觉得他自己为学生时是真正经历了开明的风气、拥有真正作为学生纯洁的心灵。

不去啰嗦书中透出历史的沧桑,每个读者都会有自己对那段岁月的认知:他们的学术、他们的自由、他们的追求、他们的生活——这些都是过去;合上书本、合上IPad,怎么去面对自己的生涯、怎样去追溯自己曾经的生涯——这些是现在;低头看看活蹦乱跳的孩子或微微注视贤淑成双的儿女,他们将经历怎样的人生启蒙呢?

回想起前几天看到的关于高考作文的话题,中国高考考生写的或八股或零分作文,和法国高考命题“你对人生的态度、国家是什么等等”,笑笑之余对比之下也有感慨:人格独立、世界观、生活态度,这些也许才是人生学习的根本吧。

西南联大,真是人生中最理想的教育地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书币 +4 收起 理由
bluefleet + 4 上学记书评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6 18:49:01 | 显示全部楼层
《简爱》

是我妈妈最爱的外国小说,她那个年代同龄人之间传阅的更多的是诸如《我的大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之类的革命小说,但是简爱独立自爱的个性特点给妈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里面经典的对白,比如“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你不是想错了吗?——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样充实!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姿色和充足的财富,我会使你同我现在一样难分难舍,我不是根据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血肉之躯同你说话,而是我的灵魂同你的灵魂在对话,就仿佛我们两人穿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本来就如此!”妈妈甚至能背诵出来,小时候的我还没有看过原著,在妈妈的讲解之下,电影里面瘦瘦小小的女主人公变得可敬,众生平等,不依靠他人的施舍,成了我心目中最起码的行事准则。

评分

参与人数 1书币 +3 收起 理由
tiayealing + 3 簡愛書評獎勵~雖是妈妈最喜歡的,那你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7 00:01:57 | 显示全部楼层
《简爱》
很多人最喜欢的外国名著之一。我第一次看的时候还在上初中,买了勃朗特姐妹的合集。虽然当中我更喜欢《呼啸山庄》,但是也非常喜欢《简爱》。无数人被女主人公的自尊自信、感情真挚所打动,即便她没有财富没有美貌,但是她始终不卑不亢、坚持灵魂的对等。唯一比较遗憾的是后面让女主人公得到了一大笔遗产,而男主人公因为大火失去了大部分财富和健康。我觉得以他俩的感情,不需要以这种方式来证明女主人公对男主人公的感情是超越了金钱和物质,以这种外在条件转换的方式显示真挚的爱情。

评分

参与人数 2书币 +4 收起 理由
贞子999 + 1 短小精悍
tiayealing + 3 簡愛書評獎勵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7 00: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兄弟》

又是余华的得意之作之一,又是一部字里行间都写满了“悲凉”的作品。这部作品描述了兄弟两人在文革时期和之后的生活,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甚至是兄弟间的情义,在时代这个大旗下,显得如此脆弱。我个人觉得这本书不如《活着》那般大气,前半部还是很不错的,虽然也是让人觉得压抑和悲凉。但是后半部就有点让人无语了,我第一次看的时候怀疑是不是买到盗版书了,上下半部差别也太大了。不知道该说余华的思维太天马行空,还是他想以这种对比方式表达什么。

评分

参与人数 1书币 +3 收起 理由
zjxixi + 3 兄弟书会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7 00:4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兄弟》
这本书是一口气看完的。上半部讲述了李光头游手好闲穷困的少年时代。他同宋钢兄弟情深的一步步累积。最令我感动的是宋钢的父亲**和,他对家人的挚爱是全身心的。世道再黯淡,身受再痛苦的折磨,他都努力在两个孩子眼前撑起一片阳光灿烂,他努力让他们体会生活是美好的,如果这个世界是丑陋的,那他就用自己微不足道的一点点力量努力去创造美好和光明,没人能真正剥夺一个人的精神世界。说实话,我为他的惨死暗暗庆幸,他毕竟是脱离了苦海,早早的脱离了那非人的动乱的十年,活着该会受到更重的折磨吧。这个**和让我想起多年前的一部意大利电影《生活是美丽的》,其中的父亲也是在集中营中不顾生命危险保护者自己的儿子,努力让他在精神上远离那个令人绝望的现实。
下半部讲述了李光头的发迹,这个人有头脑有恒心有性格,时机对了,在哪儿都能发达。宋钢是个好人,可惜性格太懦弱。结尾收得有点匆忙粗糙。

评分

参与人数 1书币 +4 收起 理由
zjxixi + 4 兄弟书会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7 00:5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icecreamman 于 2012-7-17 01:03 编辑

我眼里的《简爱》恐怕和大多数人不同。勃朗特姐妹的作品里面,我最不喜欢夏洛蒂的作品,而《简爱》自然也是这不喜欢的一部分。

每个作家,我觉得多多少少都可以说书如其人。勃朗特姐妹自幼被父亲送到孤儿院,心灵自然受到很大创伤,一样的遭遇,三个姐妹却写出截然不同的代表作,但其中你若要仔细看,都能看出对上等社会的嘲弄,厌恶和鄙视。

简爱的原型,是夏洛蒂自己。每个人都在欣赏简爱的自强不息,欣赏她敢于冲破地位上的不平等,追求一段伟大的爱情。一个不漂亮不富有的小女子,和一个曾经高富帅的男子彼此执手。但是,我在作者赋予简爱标志化的平等宣言下面,为什么感到的却是对这种不平等的锐化?也许可以从夏洛蒂对她的两个妹妹说的话里看出一点端倪:“我要写一个女主角给你们看,她和我一样矮小而貌不惊人,然而这个女主角却要和你们所写的一样能引起读者兴趣。”作者反复强调的矮小和貌不惊人,恰恰表明她对于自己或者说简爱没有拥有美貌这个事实的耿耿于怀。在乎,是因为自卑,所以显得格外自尊。相比之下,我反而更欣赏《傲慢与偏见》里敢于对达西说“即使天下男人都死光了,我也不会嫁给你”的伊丽沙白。

最后的结局也充分显示了作者的这种心态。简爱得到从天而降的一笔财产,罗切斯特被火烧去了家产和容貌,疯女人被烧死,所有的不平等都彻底消失。小时候看,觉得这是辟极开来的圆满结局,现在看,觉得作者也许写时带有一种报复的快感。你看,现在上天让我们终于平等了。

评分

参与人数 3人气 +1 书币 +8 收起 理由
nl868 + 1 怎么看都像在评作者,而书反成为指责作者的工具……
sherryzhen + 2 附加奖!深有同感!那个时代的女作者写的书都有这样的烙印
tiayealing + 6 簡愛書評獎勵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7 09:2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栀子清香小姐

正在看英文版的,谢谢你的推荐,让我有机会看到了这本书。

之前对战火纷飞的中东世界完全不了解,以为跟中世纪的欧洲一样,为了“宗教”打来打去。看了此书才知道,他们的人民也不认同这样曲解的“宗教”。他们也渴望从传统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争取民主,独立,争取女性的合法地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7 09: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栀子清香小姐

正在看英文版的,谢谢你的推荐,让我有机会看到了这本书。

之前对战火纷飞的中东 ...
sherryzhen 发表于 2012-7-17 09:27


呵呵,要感谢书苑呢,提供了这么多的好书,真是精神的盛宴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7 10: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兄弟》
通篇读下来,喜欢李光头的性格,什么事都直来直去,有一种江湖侠气。爱一个人就勇往直追,谁挡路都六亲不认,欠了别人的,也不会自卑,大不了发财后加倍还,做了令人不齿的事,旁人都替他害羞,他却仍旧大大咧咧我行我素,自我感觉出奇的好,不以别人的意志为转移。是兄弟,心里就一辈子把你当自家人,是个真性情的小人。相比之下,宋钢虽说算个君子,却总是缩头缩脚,被外界因素束缚得什么都做不成,文章被人瞎批评一通就不敢投稿,支援兄弟怕老婆不高兴就不敢继续,越是想自尊,看上去就越是可悲。

评分

参与人数 1书币 +3 收起 理由
zjxixi + 3 兄弟书评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7 10: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简爱》
还是初中时候读的书,当时看完后,哭的一塌糊涂,对于男女主角的爱情,他们两人的互不退让,他们珍惜的自尊,以及最终帅气的男主角的残疾,都感到无比的感动,那时候对爱情的看法,很大一部分受了这本书的影响,认为自尊高于爱情,但爱情高于生命,为了自尊和爱情,可以抛弃很多东西,包括肉体和家庭,等等。曾经有一段,还非常想当一个家庭教师,深入到一个高门大户,慢慢的体会他们的心酸和故事,甚至作为一个外人,慢慢的融入他们的生活,貌似也挺新奇有趣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书币 +3 收起 理由
tiayealing + 3 簡愛書評獎勵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7 10: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简爱》
很久之前就看过这本书,从小就不习惯看外国人写的书,无论是不是名著。一来是因为书中人物的名字总是一大串记不住或者记混了,另外就是翻译的水平问题,总觉得不像是人说的话,不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一句话读很久也不明白。这本书的情节很简单,就是讲了家庭教师和男主人之间的感情纠葛,按现在的话说,非常虐心的一篇文。但可能就是因为情节简单,作者把人物的心理描绘的非常透彻,一件事情掰开揉碎了说,让读者能充分的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但同时,相对而言,我更喜欢《呼啸山庄》,《简爱》真的太简单了,情节过于单薄,让情窦初开的女生感动一下还可以。但《呼啸山庄》让读者可琢磨的更多,一遍两遍的读,没次都能品出不同的内涵。

评分

参与人数 1书币 +3 收起 理由
tiayealing + 3 簡愛書評獎勵。未避免引起更多的誤會和不愉快,我撤銷評分的理由和建議,重新修正評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7 10:4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给女儿的17封告别信》
目前的中国,至少是我身边的环境,相对来说是和平的稳定的,所以对阿富汗的战局,以及对那边人民在战争中的生活状态,有许多的好奇和关注,也因此看了这本书。如果对于猎奇来说,这本书并未满足我的要求,我以为从这位作者的书中,能够满足我的好奇心,告诉我更多阿富汗不为人知的故事。但另一方面,我为这本书中的真情实感所感动。一方面是母亲对女儿的爱和期望,她每一封信似乎都是诀别信,写的都是内心最想告诉女儿的话。哪些是最重要的,哪些是可以放弃的,该如何珍惜时间,该如何看待祖国,该如何认识战争与和平;第二方面是一个女领导人对国家的看法。她热爱生命热爱国家热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她同时也热爱和平热爱这个国家的百姓,所以她得到了一些东西,也必须放弃一些。很值得看的一本书,这本书并不完全是母亲写给孩子的,值得我们所有人好好看一看。

评分

参与人数 1书币 +4 收起 理由
sherryzhen + 4 书会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8 10:5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icecreamman


    不一样的视角,给人感觉耳目一新!
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8 14:33: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学记

口述历史还是很有意思的,能从中了解很多东西,上学记的作者何尚武先生是位史学家,同时对哲学也很有研究,他讲述的很多东西能看出他的哲学观点和史学观点来,很有意思,她和最近很热的《巨流河》的作者齐邦媛先生应该算是同代人,两个人的书都是回忆录,很多时间是重合的,两个人的讲述方式就有很多不同,做文学的人,和做史学的人,所关注的东西就有很多差别,当然两个的人文笔都非常不错。何先生关注自己的同时,也对整个社会的状况做了很清晰的描述,而齐先生更多是通过每个人的具体遭遇来反映当时整个社会的现状,观点的差别不论,写作感染人的方式都有很多差别。

如此受好评不是没有原因,何先生的一些史学观点以及对当时社会的理解,更容易得让人理解民国,以及我们现代的中国发展历程,了解我们现在的社会,感谢何先生。

评分

参与人数 1书币 +3 收起 理由
bluefleet + 3 上学记书评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8 14:36:17 | 显示全部楼层
简爱
  第一次读的时候还是初三毕业的那个暑假,那时候还不太懂什么是爱情,也不知道这本小说到底想表达什么,只是因为这本小说是世界名著,结局也挺不错的,就去图书馆借来看了。关于前面描写简爱在舅妈家和教堂里的生活的那部分我没有仔细读过,着重读了简爱当家教以后的那部分内容。当读男主人对简爱那种若即若离的态度是,我为简爱感到迷茫;当读到简爱在暴雨中对男主人表白时,我为简爱的那种自信感到骄傲;当读到他们互诉衷情后,亲密无间,憧憬婚后生活时,我为简爱感到由衷的祝福;当我读到原来男主人还有妻子,让简爱无名无分的很他生活时,我为简爱感到气愤,虽然男主人有自己的苦衷,虽然他很爱简爱,但是我认为欺骗就是欺骗,隐瞒就是隐瞒。当我读到简爱因为对男主人的爱无法忘怀,再次踏上回归庄园的路上时,我为简爱那种勇气感到羡慕;当我读到最后简爱不畏男主人残疾的身体仍然呆在他身边时,我为简爱那种执着感到羡慕。最后当读到他们的孩子出生时我会感叹一句原来这就是生活吧。小说本身没有太多的情节,所描述的内容也比较简单,但是它所传达的思想还是值得我们所借鉴的,爱情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它需要用心去经营。爱情又是简单的,只要相爱,不要考虑外在的条件你就会拥有一份纯粹的爱情。

评分

参与人数 1书币 +5 收起 理由
tiayealing + 5 簡愛書評獎勵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