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尚未登录,请登录后浏览更多内容! 登录 |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tiayealing

[每周书会] 【每周书会第三阶段】有奖书评活动合并帖(7月16日~7月29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22 05: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简 爱》

严格地讲这本算是我读过的第一本英文小说--虽然当时是英文课的阅读作业~ 可能当时太小了,完全没有任何“感慨”留下来!! 最近恰好重新翻了两下,然后连看了两部bbc的Jane Eyre, 一部是2006年的迷你剧,一部是2011年的电影版。最有触动的部分还是上面“桅子”童鞋已经引述的那段,听了那段英口音很重的倔强之辞才知道Jane Eyre的魅力在哪里,也才大概有一点点概念为什么好多人这么爱她。

Jane Eyre生活的年代跟我们太不同,时代的局限性让她比我们有更多的无奈和深沉的心内活动--有人说是早期女权主义? OK, WHY NOT. 又想到简伏在窗前说希望自己也能像男人一样走出去,走出这被束缚的一小片天,我想若是我在那个年代,一定也会心有如此不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2 10: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兄弟》
一口气两天读完了《兄弟》,感觉上部比较震撼,下部可能作者想要急着收尾,所以兄弟俩和喜欢女孩的人物交待、人物心理成长、各自事业发展写的比较平直,不像上部那么有冲击力。综合来说还是一部优秀的反映社会的作品,如果细读的话应该会有更深刻的体会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书币 +2 收起 理由
zjxixi + 2 兄弟书评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2 20:36: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学记》

太有意思了,而且信息量超密集的一本,口述历史。非常小的视角和足够细的细节,让整本书都有很清晰的即视感。因为对民国到解放初期的历史并不是很了解,书里面理清了不少之前完全误会的东西,老先生的叙事太有味儿了,里面的人物(几乎每一个都是大师)三言两语的也很栩栩如生。
尤其喜欢里面关于在昆明西南联大岁月的叙述。联大里面的泰斗们都是传说中的人物,在这本书里又回归为实实在在的人,非常有血肉。先生和好友王浩的诸多哲学范畴的讨论更是意味深长,关于幸福啊,关于一生的问题。

强烈推荐。我第一遍读的匆忙了,还要在看一遍。

评分

参与人数 1书币 +4 收起 理由
bluefleet + 4 上学记书评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3 03: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论坛新手,很荣幸第一次推荐书就得到大家认可,并且走到了第三阶段。
兄弟这本书,我看到很多人说后半部分没有前半部分写得好,我想也许是时间区间不同的原因。前半部分着笔文革时期人吃人的情形。一个普通的群众可以对曾经相熟的人残忍至此,一个同样普通的群众可以被欺压至此,最终被乱棍打死街头。
后半部分着笔于改革开放后,在那样残酷环境中成长的兄弟长大后,兄弟的感情。中间有来自社会和妻子的阻挠,但兄弟最终还是兄弟,对彼此的爱藏在心中。虽然最终并不是美好结局,后半部分的笔墨仍然更为温馨一些。

评分

参与人数 1书币 +5 收起 理由
zjxixi + 5 短小精悍,其实我就没觉得后半部逊色于前半部^_^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3 11:3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9# tiayealing


    我个人觉得,参加书会的活动,让我很开心,每次也很期待的等着看我的书评能得到多少书币,你应该可以看到,我的书币虽然不是非常非常多,但已经足够我看书的了,我真的不是为了几个书币在这里回帖吵架。我写了书评,更希望看到的是,有没有人和我一样的观点,评分的人对于我帖子的评价,精彩谈不上,但是否仔细看了,公平的给分了。但是这次让我比较失望的,我说出了个人观点,《简爱》或许讲了许多爱情、家庭、自尊之类的,但作为外国翻译的文学,对习惯中文阅读的人来说,读起来并不顺畅,另外作为一部名著来说,至少对于我而言,给予我的东西并不足够,如果说的直白一些,我给没读过这本书的人建议就是,完全不必浪费时间读《简爱》,只是一篇虐心的言情小说而已。你说从书中看到了很多东西,是的,没错,但是现在大部分出版的书籍,都足够让人感受到亲情、爱情、家庭之间的种种矛盾,而且很多都比《简爱》讲的深刻。这本书给我的启示并没有那么强烈,强烈到我要为它去写篇论文或者歌功颂德。
    我很少和人在网上争论,一般都是潜水或者偶尔参加一下活动,很少与人互动。也多谢你百忙之中给我回帖子,看得出你非常的负责。但是实话实说,就算当时给我一个书币,也让我看到尊重,但是我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你可以看看那个帖子下面是怎么评论的,让我回去再仔细读一读,这本书对于他而言如何如何,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或许评分的人可以对我的想法不认同,但是别说什么让我回去再读一遍这样的话,我读过,才在这里写感想,你可以看到我这次只写了2本书的评论,其他的书我没读过,所以我也没有为了骗书币而在网上去找评论。作为最起码的尊重,我希望你能好好看看我的意见。
    我很感谢你写了那么大段的话来回复我,但咱俩说的不是一个问题。我觉得没有受到尊重,而你说了很多只是在跟我说一些书籍的感想,你们做了些什么,还有你们有多公正多不容易,这些我全部认可,但咱们俩还是在说两个问题。你说你会给我认为足够的奖励,这么说也有一些侮辱到我的人格,在生活中我就不是会去祈求金钱的人,在论坛上又怎么可能为了几个书币去向你要求呢?!真的很不值当。这次我也不是在为书币和你争论,也希望你能看到这点,另外希望你能公正的评判,我知道你们都是志愿者,也都不容易。
    但仍然真心感谢你仔细的回复,这次的小小误会不可否认让人心里有些不舒服,但以后的活动我仍然会参加。书苑是个很好的平台,书籍也都非常精良,我非常喜欢和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3 14: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兄弟

一直对展现痛苦和悲伤地文学的不太涉及,所以余华的很多文字都没看过,展现痛苦当然可以,但我想文学应该带给人更多希望,《兄弟》看完更多是人世间的悲伤,无论李光头还是宋刚,还是文字里所有的人物,余华更多的是暴漏了人性恶意的一面,而不是体现善良的一面,他们都是好人,他们都有弱点,但更多被弱点主宰了生活,我一直相信人好的一面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幸福,而不是弱点给人带来无穷的悲哀,当然人意识不到自己的弱点是另外一回事。

文字的过于直接,感觉就跟自己讲故事一样,但我希望作为作家可以让文字更为优美一些,更为流畅一些,这各方面也许由于余华的高产,而令人失望。

也许世间就是如此悲哀,但我更希望能够寻找光明的方向。

评分

参与人数 1书币 +5 收起 理由
zjxixi + 5 兄弟书评奖励:独到见解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3 18:5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qbil 于 2012-7-23 20:29 编辑

《简爱》

這個譯名真好,單靠書名,就足以吸引我來讀這本書。書的確也如我期待,非常引人入勝,是一個美麗的愛情故事,至少少年時候的我是這麼地覺得的。

成年之後再重讀這本書,感覺就完全不一樣了。我還是很欣賞幼年的简爱,倔強,勇敢,正直,保護弱小,不畏強勢。但書到一半,轉到長大後的简爱,就完全走味了。简爱簡直變成一個典型的英國淑女,文靜優雅敬上帝。我再也聽不到她的心聲,简爱變成了一個沒有個性、枯燥無味的人了。前後的简爱判若兩人,我不禁懷疑我還在看同一本書嗎?我最受不了的是結局,作者採用了最為人詬病的寫作技巧Deux ex machina,简爱莫名奇妙突然受到了上帝的感召,在千鈞一髮之刻恰恰好救了男主角。而男主角的老婆也自食惡果,好讓有情人終成眷屬。這樣的結局對我來說實在太牽強了。

談到简爱,我也想談談作者妹妹Emily Bronte寫的《咆哮山莊》。幼年的我讀這本書時,覺得這真是一本亂七八糟的小說,愛情故事一點都不動人。成年的我的感覺卻正好相反。《简爱》和《咆哮山莊》的愛情正好相反:一個完全拘泥於世俗的道德規範與階級地位上,而另一個則完全跳脫,只留下愛情裡最純萃的核心。我完全臣服於後者的野性力量與詩意的語言。不過《简爱》的故事較通俗,比較容易讓人接受。《咆》的情節較極端,知音可惜難尋。

评分

参与人数 1书币 +5 收起 理由
tiayealing + 5 簡愛書評獎勵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4 00:4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6# pinluo


    其实我倾向于认为余华以这样的文字风格来描写是刻意而为之的,所谓大俗即大雅大概就是这样,兄弟描写的人都是小镇里文化水平不怎么高的人,即使是“诗人”和“作家”也更像是在不懂装懂,附庸风雅,优美的笔触虽然看起来赏心悦目,但是我不认为适合《兄弟》这样的小说。不过我也并不确定是否余华是故意这么写的,我只看过余华的《活着》和《兄弟》,我觉得文字的感觉很像,当然故事的大背景本身就很像,所以也不好下定论了。我觉得从这两本书来看,余华有一点是很可取的,他不会因为人物悲剧的命运而把气氛渲染的很悲伤,不过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这两本书的主人公都有些没心没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4 12:30: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学记》
    一本很有趣的口述回忆录,一个老人的暮年絮语。思维天马行空,跳跃着。更多的是人生感悟和评论,让人通过历史最终的是看清现实。人性没有改变,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传统没有改变。所谓的理想,意识形态,宣传所说某种方面只是欺骗而已。说自己是好人,让你做好人的人并不意味自己是好人,那些单纯相信并行动的人何尝不是愚昧,对人性、对历史看不清……

评分

参与人数 1书币 +3 收起 理由
bluefleet + 3 上学记书评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5 11:4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栀子清香小姐


    我上传了完整版的《兄弟》,之前的结局变成了从三十三章到五十章,而不是寥寥一个尾声,如果有兴趣可以重新下载来看看,反正应该是不会扣书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5 11:4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给女儿的17封告别信》
一直不喜欢美国作为世界警察的种种做派,不过也从来没把塔利班这个组织当做什么“英雄”,
也许他们有自己的精神世界,有自己的理想追求,但是他们的所作所为就是反人类,他们就是一群暴徒。
这本书带我们走进了战火纷飞的阿富汗,从一个亲历者的角度向人们展现了一个残酷的世界,而且作者本身也是一名穆斯林,她让人们了解到那些**打着什么“圣战”的幌子做着那些违背教义的事情。
更难得可贵的是,这本书是一位母亲对自己孩子的谆谆教导,虽然描写的是血腥残忍的世界,字里行间却又带着点点温情,读过之后留下的都是希望和感动,非常值得仔细阅读的一本书。

评分

参与人数 1书币 +4 收起 理由
sherryzhen + 4 书会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6 06:3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aro224 于 2012-7-27 02:00 编辑

兄弟
认真读完了,不过挺后悔看它。太过真实,而悲哀的故事啊。个人的力量在大众下是如此的渺小。个人反抗环境就是个不可能。人性的美好在这里都是无情的被消灭。宋凡平的幽默,内心强大在红卫兵的毒打下消灭了,宋刚的善良和忠贞被失业和背叛杀死了,林红坚持真爱被下岗和虚荣终结。还有那一家子,儿子被理发中误杀,妈妈疯了,爸爸惨烈的**。里面有太多人的眼泪和悲哀,让我的心一直往下掉。这些不是主角的人的命运真是让我惊讶,心疼啊。仔细想想如果自己处在那种环境,可以摆脱他们的命运吗?恐怕不能。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个作者写的活着。这本远远比活着差啊。除了真实反映了中国解放后的情况,我真没看出来有什么值得去思考的地方。活着,我觉得至少你还能感到人性的温暖。这本书我只感到个人的渺小和无能为力。

评分

参与人数 1书币 +4 收起 理由
zjxixi + 4 兄弟书评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6 23:07:22 | 显示全部楼层
《简爱》
故事内容并不复杂,结局皆大欢喜,很符合大众的心理需求:和《灰姑娘》一样,给普通人营造了一个美丽的梦。说明女人的智慧和性格力量比美貌更重要。如果你的运气够好,俘获个把个白马王子、黑驴少爷之类的当然不在话下,没准突然之间小宇宙爆发还能过把王妃瘾呢!别以为我在胡说,爱德华八世不是为个美国有夫之妇放弃王位吗!

评分

参与人数 1书币 +2 收起 理由
tiayealing + 2 簡愛書評獎勵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7 00: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简爱》:
此书我在上中学时看第一遍,后又看了很多边。不止被书中纯真的心灵之爱感动;亦被书中温馨的亲情、友情感动。因着这书又读了并喜欢上了其他英国经典名著: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艾玛》;狄更斯的《雾都孤儿》、《远大前程》、《大卫·科波菲儿》;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
女主人公简是个无依无靠的孤女,幼年依身于舅舅家和孤儿院。因舅母及表兄姐的厌恶和欺辱、孤儿院肉体和精神上的摧残而磨练得坚韧隐忍,成年后坚定而不屈不挠地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她与雇主罗切斯特的纯洁、真挚、执着的爱情是本书精华。双方的感情超越了年龄、地位、外貌等世俗之见,真正地体现了人性的真、善、美,直击阅读者的心灵。本书弘扬了爱情的真谛、亲情的宝贵、友情的难得;告诫人们需自强自立才能活出别样人生;是值得珍藏、不时把玩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书币 +2 收起 理由
tiayealing + 2 簡愛書評獎勵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7 02:3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给女儿的17封告别信》
这个世界真的很大,我们只是生活在地球的一个角落,或许周末我们吃着热腾腾的饭菜看着电视机里面的娱乐节目的时候,地球的另外一个角落的人正在战争。就像是鱼永远不会理解地面上的世界一样,我们可能根本不能理解不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在我们眼中,阿富汗可能代表着贫穷,纷争,**等等。。。但是信仰,和平,自由,生命这些可能是我们一生都不会真正去思考和观察的词眼,在阿富汗人眼里蕴涵着的是泪水还是甘泉,我们只能从纸上的墨水里面感受。

评分

参与人数 1书币 +4 收起 理由
sherryzhen + 4 书会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7 02:43: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学记》
很喜欢这本书。看这本书就象是和家里老人聊天,感觉特亲切,也特别轻松。可能也是因为这本书是口叙而成的缘故。
作者生在动荡的年代,接触到很多东西,但又以自己读书这条简单的线路来把那些庞杂的人物和事件串在一起。感觉作者真是非常聪明和观察入微。 而且作者在书里写的很多事都非常有意思。说北洋军阀的无意识形态,北大校长蔡元培,在西南联校读书的事。
读这本书,有时候感觉,要是原来的历史老师能这么教学,我肯定记得多点东西,而且对那段历史也更理解些。
很好的一本书,可惜我的时间不是很多,就粗粗的看了一遍,希望下次有时间在好好读一下。

评分

参与人数 1书币 +3 收起 理由
bluefleet + 3 上学记书评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9 00:54: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给女儿的17封告别信》

不管是向死而生,还是把每一天当做最后一天来度过,都只是轻飘飘的一句话,作为这本书的感想未免显得唐突了。这书看着有点难过,战争对于生活在和平环境下的人不是看一本书就能体会的。那种残酷,提心吊胆,不知道自己明天是否还能回来的心情,再怎么想象也只能显得自己幼稚。而且这书还是母亲写给女儿的,一位女性的坚韧,对梦想的追求,对国家的爱和责任,还有对女儿未来的希望——是的,虽然内容残酷可是最终的主题是希望的传承,母亲对生活的领悟全都传递到女儿的手中,因为那才是新一代的希望所在。

评分

参与人数 1书币 +4 收起 理由
sherryzhen + 4 书会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9 01: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兄弟》

有很长时间没读余华了,中学时候觉得细雨中呼喊和活着都很不错,兄弟出版的时候记得挺轰动的,余华算是人气很高的纯文学作家。过了这么多年读了之后感觉有点惊讶,和印象中的风格还是差异挺大的,语言上可能追求一种粗糙感,不能说成功与否因为这不是他长项,而且叙述也追求一种密集感。一路看下来觉得情节倒是符合他一贯的审美。不能说喜欢,但是值得一读。

评分

参与人数 1书币 +3 收起 理由
zjxixi + 3 兄弟书评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30 00:2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rm_wvr 于 2012-7-31 16:31 编辑

《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给女儿的17封告别信》
"Letters to My Daughters: A Memoir"

这本书是看英文版的, 所以下面便試着用英文写讀后感 …..

评分

参与人数 1书币 +5 收起 理由
sherryzhen + 5 书会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30 01:4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herryzhen 于 2012-7-29 12:46 编辑

回复 59# drm_wvr

我把你的这个做成图片发上来啦,不然大家看不到捏。好吧,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图片发不上来。。。




我在看书名的时候也以为这真的是"letters",其实letter只是每章末尾的那一小段。阿富汗的民主与女性平等路漫漫,虽然她有自己的理解,并为此做出了许多贡献,我还是觉得这本书掺杂了很多政治意味。几乎有点像她个人政治生涯自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