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松堂全集第006卷

作者:冯友兰  
评分:
简介: 展开 
第六卷说明
本卷收《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史料学》。
《中国哲学简史》是AShortHistoryofChinesePhilosophy的中文本,涂又光译,1985年2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全集第一、二版对此均有校订。
《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原名《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初稿》,1962年12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全集初版时略有修正、补充,著者定名为"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全集第二版作了新的校订。
目录
中国哲学简史
自序
第一章中国哲学的精神
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中国哲学的问题和精神
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
语言障碍
第二章中国哲学的背景
中华民族的地理背景
中华民族的经济背景
"上农"
"反者道之动"
自然的理想化
家族制度
入世和出世
中国的艺术和诗歌
中国哲学的方法论
海洋国家和大陆国家
中国哲学中不变的和可变的成分
第三章各家的起源
司马谈和六家
刘歆及其关于各家起源的理论
对刘歆理论的修正
第四章孔子:第一位教师
孔子和六经
孔子作为教育家
正名
仁义
忠恕
知命
孔子的精神修养发展过程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第五章墨子:孔子的第一个反对者
墨家的社会背景
墨子对儒家的批评
兼爱
天志和明鬼
一种似是而非的矛盾
国家的起源
第六章道家第一阶段:杨朱
早期道家和隐者
杨朱的基本观念
杨朱基本观念的例证
《老子》、《庄子》中的杨朱思想
道家的发展
第七章儒家的理想主义派:孟子
人性善
儒墨的根本分歧
政治哲学
神秘主义
第八章名家
名家和"辩者"
惠施的相对论
公孙龙的共相论
惠施学说、公孙龙学说的意义
第九章道家第二阶段:老子
老子其人和《老子》其书
道,无名
自然的不变规律
处世的方法
政治学说
第十章道家第三阶段:庄子
庄子其人和《庄子》其书
获得相对幸福的方法
政治、社会哲学
情和理
获得绝对幸福的方法
有限的观点
更高的观点
更高层次的知识
神秘主义的方法论
第十一章后期墨家
关于知识和名的讨论
关于"辩"的讨论
澄清兼爱说
辩护兼爱说
对其他各家的批评
第十二章阴阳家和先秦的宇宙发生论
六种术数
《洪范》所讲的五行
《月令》
一衍
一套历史哲学
《易传》中的阴阳学说
第十三章儒家的现实主义派:荀子
人的地位
人性的学说
道徳的起源
礼、乐的学说
逻辑理论
论其他几家的谬误
第十四章韩非和法家
法家的社会背景
韩非:法家的集大成者
法家的历史哲学
治国之道
法家和道家
法家和儒家
第十五章儒家的形上学
事物的原理
万物生成的"道"
万物变化的"道"
中和
庸常
明诚
第十六章世界政治和世界哲学
秦统一前的政治状况
中国的统一
《大学》
《荀子》的折中趋势
《庄子》的折中趋势
司马谈、刘歆的折中主义
第十七章将汉帝国理论化的哲学家:董仲舒
阴阳家和儒家的混合
宇宙发生论的学说
人性学说
社会伦理学说
政治哲学
历史哲学
对《春秋》的解释
社会进化的三个阶段
第十八章儒家的独尊和道家的复兴
统一思想
孔子在汉代思想中的地位
古文学派和今文学派之争
扬雄和王充
道家和佛学
政治社会背景
第十九章新道家:主理派
名家兴趣的复兴
重新解释孔子
向秀和郭象
"道"是"无"
万物的"独化"
制度和道德
"有为"和"无为"
知识和模仿
"齐物"
绝对的自由和绝对的幸福
第二十章新道家:主情派
"风流"和浪漫精神
《列子》的《杨朱》篇
任从冲动而生活
情的因素
性的因素
第二十一章中国佛学的建立
佛教的传入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佛学的一般概念
二谛义
僧肇的哲学
道生的哲学
第二十二章禅宗:静默的哲学
禅宗传述的宗系
第一义不可说
修行的方法
顿悟
无得之得
第二十三章新儒家:宇宙发生论者
韩愈和李翱
周敦颐的宇宙发生论
精神修养的方法
邵雍的宇宙发生论
事物的演化规律
张载的宇宙发生论
第二十四章新儒家:两个学派的开端
程颠的"仁"的观念
程朱的"理"的观念的起源
程颐的"理"的观念
处理情感的方法
寻求快乐
第二十五章新儒家:理学
朱熹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太极

心性
政治哲学
精神修养的方法
第二十六章新儒家:心学
陆九渊的"心"的概念
王守仁的"宇宙"的概念
"明德"
良知
"正事"(格物)
对佛家的批评
第二十七章西方哲学的传人
对于新儒家的反动
孔教运动
西方思想的传入
西方哲学的传入
第二十八章中国哲学在现代世界
哲学家和哲学史家
战时的哲学著作
哲学的性质
人生的境界
形上学的方法论
中国哲学史史料学
前言
第一章史料学的范围和内容
第二章论目录
第三章奴隶社会时期(商至西周)的哲学史史料
第四章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春秋战国)哲学史史料(一)
第五章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春秋战国)哲学史史料(二)
第六章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春秋战国)哲学史史料(三)
第七章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前期封建制发展时期(汉至晋)哲学史史料(一)
第八章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前期封建制发展时期(汉至晋)哲学史史料(二)
第九章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前期封建制发展时期(汉至晋)哲学史史料(三)
第十章后期封建制发展时期(唐至清)哲学史史料(一)
第十一章后期封建制发展时期(唐至清)哲学史史料(二)
第十二章后期封建制发展时期(唐至清)哲学史史料(三)
第十三章近代时期哲学史史料(一)
第十四章近代时期哲学史史料(二)
附录
从亚马逊购买 从当当网购买 从京东网购买
专辑“三松堂全集”
您可能也喜欢
还没有人评论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