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尚未登录,请登录后浏览更多内容! 登录 |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zjxixi

[每周书会] 【每周书会第三阶段】有奖书评活动第三阶段(1月28日~2月10日)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31 04:5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idredoux 于 2013-2-3 06:25 编辑

《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
译者在最后说看的时候哭了几次,其他的推荐也显得这本书很有魔力。大概因为美国人的书美国人看,有同一代的青春和记忆,有想改变改变不了的命运,曾经一腔热血参与的战争,互相珍惜的爱人,共同信仰的宗教,每个人都能看到自己或者身边人的影子,所以大家很容易会被感动。没有如此的背景,很难有那么深的共鸣。书里表达了要原谅别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苦衷,要去让别人开心,这样不管你做多么小的事情都有意义。印象里比较深的一句话是,你正在向身边的战友抱怨饥饿,一阵轻微的响声过去,战友倒下,你饥饿的问题也解决了。
看到点评里说到冥冥相扣的宿命感,这一点我并不是特别喜欢,感觉书里的表现有些太刻意了。有些决定能影响你认识的或者不认识的人,但是不会每个决定都能影响别人。我决定几点吃饭,吃什么,如果这也能和餐馆的就业率勉强挂钩,不是不可以,但是没有多大意义。

点评

我以为这本书想传达的东西,很简单,就是生命里发生的许多事,其实是冥冥中环环相扣的。。。在无法窥见的宿命里,我们每一个人的决定牵动的不仅是我们自己而已。  发表于 2013-1-31 08:33

评分

参与人数 1书币 +3 收起 理由
linda888 + 3 书会读后心得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31 05:0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idredoux 于 2013-2-1 02:25 编辑

《被误解的中国:看明清时代与今天》
题目很大,可惜是节选,内容看起来少了点。这本书优点很多,对一些常识性的误解提出了新的观点并有史料支撑。存在即合理,对我们在正确的时间未做正确的事有不少客观分析。但有些对比显得粗糙了点,比如把朝贡贸易和美国最惠国待遇来比较。我们愿意要美国的最惠国待遇,但不见得愿意向美国总统下跪朝贡,即使朝贡之事能让大家发笔横财。关于热兵器,新大陆和重工业的分析很不错。我们落后也是有道理的,可是有没有那么一刻我们错过了什么机会以致于现在要在人家身后苦苦追赶,这答案只有在别处寻找了。能引起思考已经是好书了。如果能把偏见的来源和分析列出来一一辩解效果会更好。
最不喜的部分是作者朋友的代序,没有文革就没有如今的经济发展。假设的胆很大,可求证的小心在哪里?

评分

参与人数 1书币 +4 收起 理由
IvySun + 4 書會...被误解的中国...^_^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31 06:35:37 | 显示全部楼层
harry1415 发表于 2013-1-29 03:19
《中国吃》
这本书作者唐鲁孙,(名门望族出身啊)看得出来阅菜无数,对京沪两地的名菜名店都如数家珍,而 ...

看前半部分的时候看的口水直流,中间部分其实有点审美疲劳,罗列美食嘛,再多也会疲劳,毕竟咱看得见吃不着不是。后半部分看着有点意思,但我脑海中浮现的一个词语是“玩物丧志”啊,这帮文人们真是闲啊。有钱又有闲的人才能如此玩啊。。。

看的时候,倒是有种奇异的感觉:过去的生意人好讲究信誉啊。各家做各家的拿手菜,绝无一窝蜂的模仿的。而且绝无现在的商人坑人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31 09:4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rry1415 于 2013-1-31 01:48 编辑
sherryzhen 发表于 2013-1-30 22:35
看前半部分的时候看的口水直流,中间部分其实有点审美疲劳,罗列美食嘛,再多也会疲劳,毕竟咱看得见吃不 ...

是啊,作者让我看到的更像是一个公子哥儿在像别人炫耀自己吃喝玩乐,不像是分享美食中的乐趣。


。。。。。怎么按了点评里的回复不是回复到点评么?怎么多了一贴。。。。。还有,是不是升到这个级别才能回复点评?之前都没有这个功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31 10:4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wmm933 于 2013-1-31 10:01 编辑

《在天堂遇到的五个人》

因为看的是英文版,所以书评时写的部分名称可能会和中文版的不一样~

一直听说你在天堂遇到的五个人这本书,畅销了很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自己倒像在游乐园里坐过山车一般,因为有时心情很舒畅,有时却又看的很郁闷,有时觉得这本书写得太好了,有时又觉得有些地方不是很喜欢。

Eddie在游乐园为救小女孩死去之后,在天堂遇见了5个人,他们是来升华Eddie的,他们分别告诉了Eddie生命,牺牲,原谅和爱的意义(请原谅我没有看出来最后那个被火烧死的小女孩告诉了Eddie什么。。)。生命就是一种循环,结束也就是一种开始,所以这本书以ending开头,以home结尾,每一章的起点都是Eddie的生日。在这个天堂里,god一直没有现身,每个人都选择了自己生前最爱的地方成为自己的天堂。从他们的选择中,发现被别人忽视或是遗忘的地方,可能是另一个人的天堂,在那里,曾经有他们的自由,理想和爱,这也就是为什么blue man(蓝人?)选择了Ruby Pier成为他最终的天堂。当我们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时候,事情也就不一样了。感觉这本书推崇的是一种此消彼长,万元归宗的思想。

这本书语言虽然很简单,但是十分生动,画面感很强。Eddie老年那种孤独感,看着挺让人揪心的。晚上看了这个故事,有些睡不着,因为开始思念亲人,也告诉自己要好好珍惜身边人。所以这本书是成功的,它成功阐述了人生的哲学,让人学会爱,牺牲与原谅。但是我还是得说,作者的道理虽然讲的很好,但是有些故事设计并不好,比如第三个和Eddie父亲有关的那个,这个故事我不喜欢,因为有时感觉Eddie原谅他父亲是因为同情,而不是真正的理解。还有Eddie一直到最后都执着的想知道他到底有没有救下小女孩,我觉得一个人经过各种洗礼与升华后,应该对世事没有那么大的执念,这一点我觉得作者处理的也不是特别好。

点评

不用太崇拜我,因为只有五个人是最近看的,剩下两本都是去年看过的。。  发表于 2013-2-5 11:29
同意「作者的道理虽然讲的很好,但是有些故事设计并不好」,我也不喜歡第三段故事  发表于 2013-1-31 20:28

评分

参与人数 1书币 +5 收起 理由
linda888 + 5 同意+1,書會讀書心得獎勵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31 12: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50 人气 -50 收起 理由
zjxixi -50 -50 灌水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31 14: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方快车谋杀案》

阿加莎的书,妙就妙在她书中道出的人性和社会风貌,而非仅仅是一个离奇复杂的案件。
《东方快车谋杀案》无疑是阿加莎探案丛书中的翘楚之作,案件发生在一列从伊斯坦布尔出发的列车上,本应宁静的午夜,轰隆隆的列车行驶声掩盖了一场可怖的凶杀案,受害人身中十数刀,深浅轻重不一。再聪明的读者也恐怕想不到,这场犯罪是以怎样的形式实施的。令人更意想不到的是,这整件事情背后的动机。多年前一桩骇人听闻的绑架案,残忍血腥、可恨可恶的绑架犯,却能逃脱法律的制裁,从那时起复仇的种子就在那个家族心中埋下,而他们精心策划了多年后火车上的众多“巧合”。再看看结局,点睛之笔是也,所有的“旅客”都安然离开了火车,重新回到了他们各自的生活,不同的是他们带上了新的希望和目标,相忘于江湖......
离奇的案件,充满想象力的故事构建,现实的人性,欧亚大陆的动人风貌......无不交织出一部经典悬疑之作。某名作家曾说过类似的话,最好的侦探故事不是那种离奇夸张的案件,呆板造作的人物,而是真实展现了一个社会、一个时代,能让人一读再读的好故事。

评分

参与人数 1书币 +5 收起 理由
zjxixi + 5 突然想到一句话:出人意料,又情理之中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31 14:43:17 | 显示全部楼层
《被误解的中国:看明清时代和今天》首先要提的是书苑的版本只有序,第一章,第二章,第六章和第七章,昨天开始看的时候就感觉不对劲,一口气看完后发现的确少了很多,超级郁闷,已在亚马逊订了实体书。其实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段历史会发现万事万物的确都是辩证存在的,总有其两面性甚至多面性,以前看明朝那些事儿的时候已经知道明朝未必就是教科书上那样不堪。现在看这本书,更明白了所谓的自由贸易是不存在的,国与国之间的博弈比人与人之间博弈更凶险,以前觉得天朝什么都不开放很不好,比如汽车行业,美国5万刀就能买辆宝马了,其实现在想想,不止是汽车行业,包括其他很多产业,如果开放的话,会产生多大的冲击。一方面,民众的确能享受到更好的东西和服务,另一方面,这个国家却也危险了,因为辛苦挣的钱都进别人的口袋了。这也是为什么欧美一直对告我们倾销的原因之一吧。自由的市场竞争的确能促进竞争者改良产品改善服务,但现在,我反而又觉得现在应该“闭关锁国”了,尤其是银行业。压力也可以成为动力,如果一直闭关锁国,那本土的产业也将永远起不来,大家辛苦挣的钱也最终会贡献给外国人,逐步开放市场,废除计划生育,改变现行的教育制度,暗暗想,也许裸官都是好官呢,其实70%的GDP都投国防去了呢。。。

点评

看的时候我还想,这本书这么短啊,这么一会儿就看完了?原来是节选的 最近刚好在看老外写中国的三部曲,刚看完《river town》。也许是有感而发吧,我总觉得我们的历史教科书太不负责任了,如果这本书里的历史是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2-1 10:40

评分

参与人数 1书币 +5 收起 理由
IvySun + 5 書會...被误解的中国...^_^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31 18: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见》by 柴静

成长在某个还算牛逼的右倾新闻传播学院里

柴静是无数同学的精神偶像

有个外号叫“柴妈”

对她的爱戴可见一斑

但是说柴静,制作人也好,电视人也好

感觉现在离记者的身份越来越远

新闻最基本的伦理是真实

客观和公正

严肃的新闻照片是拒绝任何后期的,有时候甚至连对剪裁也不宽容

而柴静现在却更多地执一把精巧的小剪

把一件事,一个人雕琢成她心中的形象。

书名取看见,真是很贴切

你看见的永远只是你想看见的,你看见的也永远不是真相的全部

不过我认为这个倒不能成为现在批柴静的理由

可以说她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符合严格的新闻伦理的好记者

但她仍然是一个我敬佩的媒体人

陈光标爱演

但不妨碍我也敬佩他

这个社会有时候爱演的人多一些

其实不是坏事。

评分

参与人数 1书币 +2 收起 理由
bluefleet + 2 书评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31 18:27:2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

如蝴蝶效应一般 自以为是自己生命中的一件小事 也可能给别人生命中带来不可估量的变化 世界上的人之间 都被不同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没有哪一个人的生命与另一个生命毫无联系 故事虽由死亡开始 却娓娓讲述了一个人一生的故事  爱迪为救人死去 进入天堂 天堂出现在他生命中每个角落里 爱迪遇到5个人 上了5堂课 解答了活着时的疑问 让他了解了活着时完全不了解的情况 人活在世 太多的未知 永远不会知道下一秒发生什么 周围的每个人 似乎都是过客 走近 然后离开 但却留下了不会消去的印记 作者想说 活在当下 珍惜现在 爱每一个人 善待每一个人 包容每一个人 不留遗憾的活着 感动着  

评分

参与人数 1书币 +4 收起 理由
linda888 + 4 書會讀書心得獎勵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31 18:27: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方快车谋杀案》
看侦探小说,最享受的是什么?
不是那些花样百出的杀人方式,也不是那种或诡异或阴沉的环境描写,
而是跟着主人公一步步的寻找线索,最终在结果公布之前先于书中的侦探抓到凶手的那种成就感。
阿加莎的侦探小说恰恰可以满足读者的这个需求,
当我们被作者牵着鼻子一路走下来,每一个关键线索都被作者巧妙的安排在不起眼的角落,
当最终谜底揭晓的那一刻,你会由衷的感叹作者的巧妙,自己也会有好像做了一次精神体操一般的满足。

评分

参与人数 1书币 +4 收起 理由
zjxixi + 4 这种感觉倒是写的淋漓尽致啊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31 20:2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enlucy 于 2013-1-31 20:30 编辑

<在天堂遇见的五个人> (我看的是实体书版本,非书苑版本)

整本书应该想讲的是你做的任何一个动作或行为都会有后续影响,又或是眼中所看得并非事实,每件事情都有另外一个自己看不见的面向。在天堂遇见的这五个人可以使人过世后认真检视自己的一生,得到救赎。

然而我不是很喜欢,我觉得有点牵强又没道理,也没什么故事性。一件事情用不同角度来看有不同的面向,关于这一点我完全同意,但此书感觉是为了讲故事而写,看了起不了什么共鸣。天堂遇见的五个人或许都对主角有重大影响,但究竟为什么露比要留下来等主人翁?如果她只是想给主角看看父亲的模样,为什么在天堂的其中一位不直接是那位父亲呢?而且露比码头对每一位员工影响都很深,难道露比小姐要一一等员工去世并且告诉他们所不知道的事情吗?

第一位蓝皮肤的人对主角说是主角害死了他,恩…主角其实原本不知道这件事情所以也不愧疚,为什么要死后知道这件事情并且获得原谅呢?不如不知道不是比较好?

只有最后一位菲律宾小女还有触动我的心,因为确实火中的人影困扰了主角一生,而且菲律宾小女孩也知道主角为这件事情而烦恼,所以小女孩告诉艾迪原谅他,才能真的让艾迪的灵魂获得救赎。

看完这本书会让人想对周遭生活尝试有更深或换角度体验的意念,但老实说以写作的功力来看我不是很喜欢……

点评

我也觉得故事设计的不好,但是道理都挺对的。另外觉得作者虽然编故事的能力不行,但是描述能力还可以,心理感受写得很真实。因为看的英文版,不知道中文版的文字怎么样,虽然英文的词句不复杂,但是画面感还蛮强的。  发表于 2013-1-31 23:06

评分

参与人数 1书币 +5 收起 理由
linda888 + 5 書會讀書心得獎勵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 09: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
美国人的书读起来,很容易让人感动,感情比较直白,但是总觉得是在看别人的世界,和我的身边完全不同。
读完这本书不知为什么总让我想起当年读《三杯茶》时的感受。
既然大家都推荐,应该还是大家都比较认可,其实,我还是喜欢刘震云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书币 +2 收起 理由
linda888 + 2 書會讀書心得分享獎勵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1 09:31:33 | 显示全部楼层
tqbil 发表于 2013-1-30 02:43
《東方快車謀殺案》 (應該算有劇透)

本來不預備寫的,但看了前面sherryzhen同學的心得(寫得好棒),突 ...

我觉得我还可以勉强补充几点....
Agatha Christie对于来自不同国家的人的言行之描写每每叫人拍案叫绝,每一个都仿若是一个鲜活的人站在眼前,让人仿佛置身现场一般。
而Agatha Christie在文中的推理方式也是我最喜欢的,相比较柯南(大家都不放过柯南啊....),Agatha Christie运用更加直接的方式把大部分的线索和疑点都摆在读者眼前,甚至会像文中这样,时不时来个汇总,证词汇总,物证汇总,疑点汇总,让人不自觉地就加入了这个“侦探”的行列,所以我看这本书是极慢的,每看一小段就开始试图想想哪儿有疑点.....等整本书看完的时候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 10:40:09 | 显示全部楼层
nan571 发表于 2013-1-31 01:43
《被误解的中国:看明清时代和今天》首先要提的是书苑的版本只有序,第一章,第二章,第六章和第七章,昨天 ...

看的时候我还想,这本书这么短啊,这么一会儿就看完了?原来是节选的

最近刚好在看老外写中国的三部曲,刚看完《river town》。也许是有感而发吧,我总觉得我们的历史教科书太不负责任了,如果这本书里的历史是真实的,那我们学的明清历史呢?从辉煌的文明古国瞬间跌倒谷底,恐怕原因不是高中历史书上一句简单的封建██,闭关锁国可以解释的了的。原来明清并非一直所国,原来明清一直都很好奇外国,原来我们并没有停止对科技的探索,原来我们的商业很发达,政府干预很少,原来明清的赋税很低,人民安居乐业,17世纪的人民生活质量比19世纪还高,等等。

作者总是说,工业革命英国的腾飞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必然,那么除了月满则溢盛极必衰的道理,是不是也跟明清时代的中国安逸了太久富庶了太久,不求变有关呢?

我在网上找到了pdf版的全文,偶要吐槽啊啊啊啊啊!!!!!!
偶那ABBYY辛辛苦苦校对了近100页之后,ABBYY crash了!!!你妹的!我还忘存……桑心桑心,偶受打击了,偶不要活了!
但素,偶还存有校对前(刚ocr完)的epub毛坯,和Pdf文件,有木谁要接着做下去的???
@IvySun
银家第一次OCR校对,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受——打——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 11:5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mysying 于 2013-2-1 12:06 编辑
benlucy 发表于 2013-1-31 20:24
 (我看的是实体书版本,非书苑版本)

整本书应该想讲的是你做的任何一个动作或行为都会有后续影响,又 ...


我觉得作者安排露比来说明父亲的真相,比直接用父亲来说明来得有自然
1.      父亲一直都不太跟男主角说话,他的个性比较硬朗,如果安排是他父亲来说明的话,跟他生前的形象会完全不符合。而且他父亲的确有做错的地方,如果由他自己来解释的话,有欠说服力和想自我开脱的感觉。
2.      最后一幕父亲临死前努力爬窗出去呼唤家人那一幕,如果由他自己来说,会有点肉麻。
3.      露比的丈夫跟他父亲同一间病房,知道他父亲的事又知道他是乐园的员工,才会留下来告诉他真相,而乐园的其它员工她一个都不认识,(书中有说她一次都没去过乐园),自然不会留下来解释。
4.      如果父亲亲自解释了他的死是因为一个高尚的理由,感觉会有点自吹自擂。
另外,我觉得作者最后原谅父亲是有两个原因,不完全是因为同情
第一,他自小很崇拜父亲,很想得到他的爱和认同,他觉得他父亲死得很不体面,而露比告诉了他,他父亲是因为保护自己的母亲和冒死救一个对他不起的朋友而死,他对父亲的看法,改变了。
第二,他很想得到父亲的爱,父亲在病床上都没跟他说过一句话,所以他很愤怒,而露比告诉临死前,他呼唤了他们一家的名字,他知道了父亲心里还是很爱他的,所以他原谅了父亲。
我反而很喜欢露比这一段,觉得动人。把一个暴躁的父亲和渴望爱的孩子两者的关系写得十分生动。

点评

聽你這樣一解釋彷彿又合理了!尤其是露比留下來等主角卻不等其他員工的原因  发表于 2013-2-1 23:57

评分

参与人数 1书币 +5 收起 理由
linda888 + 5 喜歡你從這個角度看人性底處的善良,雖然它常常被很多理由給蒙蔽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 17:38: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方快车谋杀案》(无剧透)
不出所料地,前面同学都提到柯南和金田一,我也忍不住想顺着这个话题说两句。在些畅销的推理漫画都是如出一辙的模式——一个封闭的环境(豪华列车、游轮、孤岛、深山别墅……),一群表面上毫无瓜葛,实际上暗中有丝缕联系并且各怀鬼胎的嫌疑人,一个脾气坏到超出正常人类范围的奇葩极品。极品过去的劣迹会被抖出一部分,然后横死,剩下的一部分更恶劣的事迹会随后曝光。现场留下各种线索,嫌疑人的证词没有破绽。但是侦探到最后会灵光一现,把所有人召集在一起开始推理。这就是所谓的“暴风雪山庄模式”,这个模式其实是AC开创的经典。东方快车也正是这种模式的开拓性的经典之一。正所谓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柯南号称自己崇拜福尔摩斯,但他对福尔摩斯完全只是表面模仿而已。我们很少看到柯南像福尔摩斯那样在地上爬来爬去收集烟灰,做化学实验来验毒,他真正cos的是波洛,一直卖着关子,在最后召集所有人发表推理演说,这都是从波洛开始的。实际上AC起了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她开创一个新的时代。

点评

這位同學所說的模式或許適用柯南金田一,但絕不適用AC。在AC的作品裡,密室或封閉環境殺人的比例偏低。他作品裡的死者,手法,兇手各式各樣,這是AC贏人之處。  发表于 2013-2-1 17:56

评分

参与人数 1书币 +4 收起 理由
zjxixi + 4 迟来的奖励,我的电脑终于能上网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 18: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rry1415 于 2013-2-2 00:16 编辑

由于后来发现这是节选,我说到的关于内容不够详尽可能是由于节选造成的,所以我对自己说的这书内容宏大但实际不足这个持保留态度好了。

《被误解的中国:看明清时代与今天》
作者的心思不错,能想到从另外一个角度和看法来描述明清时代中国的一些国策。但是对于这本书我评价真的不怎么样,我是抱着批判精神看完的。从书名来看,很吸引,很宏大,可惜实际的内容让我非常失望。文中大概只谈到了明清时期的一些对外贸易的某些方面,而且也没有十分深入的讨论。说得不客气一点,这本书我评价是“准备误导中国”,我大概说说我对文中几个存在疑问的地方吧。

作者说到明清的海禁和欧美的海洋、贸易等法律来比较,说海禁不是封闭,而欧美宣传的自由贸易是有诸多限制的。这里我要不清楚是作者不了解自由贸易的定义和海禁的意义还是作者是有目的以一种诡辩的方式表现自己的观点,总之,这样的类比非常不恰当。首先,自由贸易不等于政府不管的贸易,其定义为自由贸易指政府不采用关税配额或其他形式来干预国际贸易的政策。 自由贸易(Free Trade)是指国家取消对进出口贸易的限制和障碍,取消本国进出口商品各种优待和特权,对进出口商品不加干涉和限制,使商品自由进出口,在国内市场上自由竞争的贸易政策。它是“保护贸易”的对称。这并不意味着完全放弃对进出口贸易的管理和关税制度,而是根据外贸法规即有关贸易条约与协定,使国内外产品在市场上处于平等地位,展开自由竞争与交易,在关税制度上,只是不采用保护关税,但为了增加财政收入,仍可征收财政关税。(参考: 百度,维基百科,MBA智库)作者说自由贸易只是理想状态,这是不妥的,而现代或者当代的海洋法令、国际法等与明清时期的海禁有本质的区别,这些法令为的是保护正常贸易的进行,而海禁为的是维持进贡制度的继续,另外是保护皇权的统治。这种看似相同的保护,从出发点到实施过程都有巨大的差别,明清的海禁真真切切的妨碍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
另外,文中谈到中日贸易从无间断,拿的证据是因为有走私贸易,这样的推理就好像说监狱的犯人可以自由进出一样,原因是有逃犯。
还有说到科举制度的时候,作者认为科举制度是不错的,做了这样的辩护:“如果说明清的知识份子不接受西方科学,那主要是因为罗马教廷反对新科学,当时耶稣会传教士传入中国的不是伽利略和牛顿的尖端科学,而是新旧参半,自相矛盾的理论。”第一我不明白为什么传教士传授的就是新旧参半自相矛盾的理论,第二就算是这样的理论对于当时中国的科技水平来说也是先进的,第三难道先进的科学才能被接受才容易被接受?拿个爱因斯坦相对论和薛定谔猫给明清时代的知识分子讲讲去,看他们能接受不?

这文章确实有不少不足,在史料的充足性上,在论证的严密性上,都有很大的缺陷和漏洞,我觉得,此文不足一读。

ps关于作者最后说到中国如果不受列强入侵一定会走上科技革命还有资本主义等等的这种观点,从我在历史课上我就一直在思考讨论,现在我越发觉得,这很有可能也是我们民族的劣根性使我们不断在 意 淫 (可能会被河蟹是 Yi Yin),在明清时期我国出现大量的荒漠,戈壁,沙漠,耕地退化,这些不是工业革命带来的,是农耕还有战乱带来的,我还真不敢说如果按我们那种发展模式进行下去,是不是真能熬到那天,虽然我也依然保持这种幻想,谁不想自己国家强大美好呢。





点评

说得不错,我也觉得不少地方的比较有些牵强。大概是为了证明被误解而提出反面观点,也不管反面观点站不站得住脚。但是看看还是可以的,起码可以引起思考。  发表于 2013-2-3 06:10
这本书本身行文确实比较简练,史料大多在每章的参考文献内,作者算是概括总结其他西方汉学家的观点,我看的时候也经常被硌到。。。  发表于 2013-2-2 12:42

评分

参与人数 2经验 +8 人气 +20 书币 +5 收起 理由
IvySun + 5 書會...被误解的中国...^_^
cidredoux + 8 + 20 写得很好,继续继续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 18:35:41 | 显示全部楼层
sherryzhen 发表于 2013-2-1 02:40
看的时候我还想,这本书这么短啊,这么一会儿就看完了?原来是节选的

最近刚好在看老外写中国的三部曲 ...

关于明清赋税,是有出现一些优化改造的好例子,但是并不简单说明当时赋税低,人民生活好。关于明清赋税有个最重要的是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他是减轻了赋税,但是改革过于粗狂,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倒置国家实力减弱,赋税减少,但是养的军队官员少不下去。而且带来了一些农业人口的流失,去干工商业了,后来的饥荒等等让朝廷没有足够资金去赈济等等。当然,在太平盛世,无论拿个朝代,平民百姓的日子怎么也算是过得不错的,而明清的太平盛世总的是多于乱世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 18:4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qbil 于 2013-2-2 14:46 编辑
zjxixi 发表于 2013-2-1 09:31
我觉得我还可以勉强补充几点....
Agatha Christie对于来自不同国家的人的言行之描写每每叫人拍案叫绝,每 ...

含《嫌疑犯X的獻身》劇透 (奇怪,怎麼扯到那麼遠?)

這次我的心得好像都是回應啊, zjxixi又讓我覺得不吐不快。

看偵探小說的一大樂趣來自讀者與作者之間的鬥智。所以偵探小說最忌兩件事:

  • 隱藏線索或線索安排不公平
  • 線索安排有遐疵,不合理

最好是破案關鍵放在很明顯的地方,可是讀者就是沒發現,看完時才恍然大悟,拍自己的額頭,唉呀,怎麼沒想到。這種情況下的滿足感大概只會輸給「讀了一本設計天衣無縫,卻你是那百萬讀者中唯一唯二解出來的神探」這種情況。Agatha Christie 就是此類作者的佼佼者。很明顯,我不認為柯南金田一滿足這個標準。他們的作者很少play fair。

隱藏貝殼最好的地方是沙灘。Agatha Christie的標準作法是把關鍵線索藏在一堆煙霧彈後。尤其在Poirot的系列中,Christie很喜歡條列線索,我個人皆把此視為阿婆(是大陸上對Agatha Christie的暱稱嗎?)的陰謀:此為障眼法,雖沒說謊,但目的是為了引開讀者的視線,不要看到真正的線索。和變戲法很像,讀阿婆的書像在玩 Look for Waldo。

或許是前幾天看了「嫌疑犯X的獻身」的電影,我想也拉來比一下。我是在書會的介紹下才認識了東野圭吾,看的不多,現在看了3,4本。Agatha Christie 的手法通常都安排地很簡單,不需仰賴太多巧合。我看過的「白夜行」,「秘密」也都是建立在一個簡單的前提下,我覺得情節的發展很自然。但「X」的雙重設計就覺得有點多餘。劇中提到「X」認為最好的出題方式是針對盲點,以為是幾何題,其實是函數題。這個還蠻像是Agatha Christie設計情節的方式。不過在「X」片中,或是一般出數學題時,其實「敘述最短的問題才是最困難的問題」。如果X不設計後面那段,而只是做個完美的棄 屍,說不定三人還無事地生活著。不過這部片還是很好看的,東野圭吾寫人性的部分還是如一貫地很感人。

@zjxixi ,打賞太多了,受之有愧。

PS. 一兩個月前,我的臥室門的門擋不見了,怎樣找也找不到。昨天我偶一抬頭,發現掛在門口的門簾桿上,除了我沒別人會發這種神經。My doorstop is hidden in plain sight. 我覺得我得到了Agatha Christie的真傳。

点评

不用客气O(∩_∩)O~写得好当然打赏得多啦,好久都没法用电脑上网,回复有点儿晚,不好意思  发表于 2013-2-7 19:5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