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尚未登录,请登录后浏览更多内容! 登录 | 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zjxixi

[每周书会] 【每周书会第三阶段】有奖书评活动第三阶段(1月28日~2月10日)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10 09: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东方快车谋杀案》,当然是先看的电影,上译的经典之作。。。

情节一如既往的阿加莎风格,跌宕起伏,环环相扣,一个个嫌疑人摆上台面,又一一被否定。。。最终凶手浮出水面之前,每个人都有作案的动机和嫌疑。。。反映出人性百态啊。。。

好了,为完成任务,到这里留得第一帖。。。

评分

参与人数 1书币 +1 收起 理由
zjxixi + 1 不认真写,该打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0 09:33:15 | 显示全部楼层
相信《东方快车谋杀案》是这几本书中读者数量最多的。
做为阿婆的忠实读者,这本书是我最喜欢的几本之一,从情节的设计到人物的刻画,都非常完美,看完之后让人大呼过瘾。看完之后,甚至让人对凶手(们?)产生了同情,认为侦探先生不应该去解开这个谜团。
如果还有人没看过的话,绝对应该看一看,这是一部侦探小说的教科书。

评分

参与人数 1书币 +1 收起 理由
zjxixi + 1 书评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0 09:55: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方快车谋杀案
以前看过电影,但已经不记得情节了。再看小说,觉得太精彩了,线索都摆在面前,但就是串不起来。最后的结果出人意料但又合情合理,丝丝入扣。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30 收起 理由
zjxixi + 30 书评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0 10: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见》
前几天这本书被捧的很热,无意间在网上看到了epub版本就下载看细读
读起来才和自己原来料想的不同,甚至有些颠覆了三观。对于正义感很强的我,希望看到新闻记者嫉恶如仇,恨不得都把那些“坏人”问的尴尬不看哑口无言。然而书里通过了一个一个事件的采访,作者逐渐在新闻采访中成长,我也开始反思什么才应该是一条真正合格的新闻。里面的讲药家鑫案的那一章,给了我很大的冲击。虽然当初并没有很关心这个案件,但能感觉到当时的舆论导向都倾向于将药家鑫处死,说他是二代的声音也是不绝于耳。但现在看这个案件,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浮出了水面,一个关于关心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问题。现在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关心确实还太少,很多人都忙于赚钱,希望能给孩子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但是容易忽略了对孩子心理成长正确的指导和指引。
书中尝试通过白描将整个事件和盘托出,还原事件本来的真实面貌。全面的将事件展现给观众,由我们自己去评判。这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新闻。
虽然这书有捧有砍,但我看后觉得这是一本非常棒的书,推荐一看。

评分

参与人数 1书币 +2 收起 理由
bluefleet + 2 书评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0 10: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吃
作为一个吃货这样的好书自然不能错过
中国作为一个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饮食更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
就如同舌尖上的中国火了一般,民以食为天,这样的话题经久不衰
最近北京台有个“北京味道”的节目有时间也推进看看~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40 收起 理由
linda888 + 40 书会心得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0 10: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见

最近正在看这本书,虽然还没有看完,但我从其中看到了倔强、坚持与真实,搞新闻的我们一直很陌生,我们只看到他们光鲜亮丽的一面,从不知道他们背后的艰辛,这本书不知道是不是他们真实的写照,但至少我感到了真诚,看到了一些背后的故事,基本是含着泪看的,强烈推荐~!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40 收起 理由
bluefleet + 40 书评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0 10:24: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吃
北平时的菜式很新颖 大部分菜式都是没听过的,让人觉得很新颖,也对于我这种外地人来说豁然开朗,发现北京好吃的不只是烤鸭。并且把中国大部分菜式特点写得很详细 让人流口水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40 收起 理由
linda888 + 40 书会心得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0 10:28:5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见
关注柴静并没有很久,只知道有这么个美女记者,还曾经在我的故乡湖南工作过,仅此而已。偶然的机会再网路上看到《看见》这本书,几乎是一口气读下来。事实上,这本书也没有披露更深层更黑暗的新闻事件,也许用个人记录来形容更妥帖。但从这本书,还是不难看出柴静美女一路走来,逐步成长和蜕变的过程。特别是生死之间坚持记者本色工作的瞬间,还是蛮让人动容的。我看书不多,畅销书就更少了。但自认这本书,还是很值得一读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书币 +1 收起 理由
bluefleet + 1 书评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0 10:30:1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见
对这本书的心情很复杂,因为最近有很多对柴静的负面新闻。所以一开始对书有了些抵触情绪。但是读了书中的一些故事,我的看法有了一定的转变,对于设计采访,肯定是能不设计的采访是最好的,但是只要事件是真实的,通过设计的采访,让表现形式完美,让事情能被更多的人关注到,我是理解和支持的。现在信息爆炸的现实,只凭事件本身,确实很难吸引眼球。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30 收起 理由
bluefleet + 30 书评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0 10:3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東方快車謀殺案
看完了這本書,絕對不要透露結局。
克莉絲蒂運用流暢的文筆,帶領我循著書中的線索,不斷猜測真兇到底是誰,我只能說,這個結局夠經典,也夠意外。
有關「東方快車謀殺案」有一個小故事。當年小說改編成電影首映時,英國女皇一起觀影,開場前,女皇問克莉絲蒂說,她看過這本小說,但是忘記結局了,請克莉絲蒂告訴她。
當然,克莉絲蒂拒絕了。因為讀偵探小說的樂趣,就是不到最後一刻就不會知道結局

评分

参与人数 1书币 +2 收起 理由
zjxixi + 2 书评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0 10:54:5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见>
看这本书确实是推荐的人太多
可是看完觉得并没有多么深的感受
总觉得深度不够 广度是还可以的
不知道新闻工作者的标准
但是对于木着脸采访没有表情的主持人 看是厌倦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30 收起 理由
bluefleet + 30 书评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0 11: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见》撇开柴进最近的各种新闻不谈,还是蛮好的,对中国的一些现状有较深的描写,但是这些事在这本书之前我们真的看不见吗?不是的,我们看见了,听见了,但什么都没做。所以我很怀疑,《看见》又能如何。不从根本改变人性是不行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30 收起 理由
bluefleet + 30 书评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0 11: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東方快車謀殺案
這本書讓我感覺過程拖得有點長,劇情像是一棵洋蔥一層層的抽絲剝繭一樣,
最後隨著白羅的推理找出真兇。或許是前一部作品看的是作者的《無人生還》,
有別於一般推理的快節奏,相比之下這一本書讓我覺得較緩和一些。

评分

参与人数 1书币 +2 收起 理由
zjxixi + 2 书评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0 11: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下推荐的作品,找了一本感兴趣的作品《被误解的中国:看明清时代与今天》,只看了个开头,觉着张五常的那个代序挺给力的。5大古文明只有中国延续至今,曾经摔倒过但从未沉沦下去,唐宋最牛,元朝后退,明朝复兴,清朝有得有失。张五常的观点还挺动态,对“文--革”的观点挺独特,有提供了一个新观点:那10年彻底打破了中国人最后的精神枷锁,法无定法,中国人的叛逆性和开放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释放,从而为今日的全国一盘棋搞经济打下了基础,当然,正如张老说的,那个昂贵的代价值不值得?没人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什麽新鲜事,除了你不知道的。读史可以明当下,可以知未来,回头下载下来继续看,在线不习惯。

评分

参与人数 1书币 +1 收起 理由
linda888 + 1 书会心得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0 11:27:01 | 显示全部楼层
:):)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50 人气 -50 书币 -5 收起 理由
linda888 -50 -50 -5 灌水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0 11:53: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吃》
通过餐桌上谈论的饮食文化交朋友是最最被普遍接受的社交手段。阅读与食物有关的书籍,也可以提升对品尝食物的品位以及烹饪技术。除了食物,本书也触及其他,如茶文化、烟文化、酒文化,以及餐饮处人潮的聚散如何影响历史文化的发展。正正是体现了:食乃民生之首。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60 收起 理由
linda888 + 60 书会心得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0 12: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國吃》

(其實本來沒想寫這本,但是有任務,還是讓我發一下吧

其實我看這本書是相當吃力的
我想,肯定是我特別沒想像力的緣故
《中國吃》所講的美食幾乎都是我沒吃過的! 
沒吃過還不打緊,許多食材都是我第一次聽過,連是鹹是甜?口感是脆是潤?我一概不知
簡直有如看外文書一般的摸不著頭緒....
前幾天在茶館區裡有兩篇討論自製食物的帖子,我看大家都能一眼猜中是什麼,我卻都猜不出也想像不出口味....遺憾吶

但除去最終的味道跟口感之外
書中描述大廚的烹飪費工,我覺得真不得了
不知道這些餐廳的價格到底是如何?真的北京人都吃這麼功夫菜嗎?
還是作者特別有錢可以上館子吃?
因為我原本是比較期待可以看到目前一般大家都在吃些什麼......

另外作者提的小趣聞我覺得也蠻有趣
像有一家館子口味好,客人點了要求都能做
結果飯後結帳金額大漲,客人差點走步出門
這種趣味談算是我在看此書的一亮點

我對這本書無愛也無不愛
重點是....我真的不知道書中講的菜是什麼味道
所以看了也不會讒蟲大發
我可能比較適合看影片,如「舌尖上的中國」,這紀錄片看了就很有感觸!手上一定要有食物!

评分

参与人数 1书币 +5 收起 理由
linda888 + 5 书会心得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0 12: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

死亡是每個人都不想面對的, 尤其在中國的文化中, 更可說是個禁忌的話題
本書藉由三個小故事, 來描寫主角人生的經驗與回憶
是一本讓人讀完會在腦中卻繼續咀嚼思考的好書

点评

确定吗?真的只有三个故事?5个人只有三个故事?别混了!  发表于 2013-2-10 14:4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0 12:3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柴静 《看见》
其实最早的时候并不是很喜欢柴静,也许对她正面评价的人赞她真诚和平和,当然谤她的人也会说她虚伪和做作。也是因为这个人和她的这本书最近实在是太热,才想说用自己的立场去读一读这个人,总好过人云亦云道听途说。其实这本书用的语言都很简单,更多的是记录她采访过程中的一些对话,很少有刻意描述她自己眼中的“看见”,这应该也是她自己的一种蜕变,就像她一直被告知“要描述,不要表达”那样。当然我对记者这个行业确实不了解,可能理解不了很多人说的她的蹲下她的眼泪是有失记者的姿态,我觉得无论怎样她首先是个人,那么她怎么可能会没有自己的感情呢。就像我们看书,看到动情的时候也会心痛会落泪,所以尽管我依然没有很喜欢她,但也确实觉得她最近被黑得有些冤枉。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非典的那一章,那个护士的那几条短信,就是莫名其妙地会让人忍不住地难过。然后唐山大地震那几段,不知道怎么会想到《山楂树之恋》,好奇怪。也许是因为像书里提到的,很多作品很多真实的故事被拍成电影拍成电视剧之后反而把事实给扭曲了,呈现出来的更多的是对事实的误读。还有一个是关于homosexual 的话题,其实到现今对我们父辈一代及其以上的人来说,这依然还是一个不可理解更不用谈接受的话题,“因为我们的性文化里,把生育当作性的目的,把无知当纯洁,把愚昧当德行,把偏见当原则”,前段时间学校有一个“撑同志 反歧视”的活动,这只是一种选择,不应该被阴暗。嗯,总之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真实,当然这也正是柴静一直强调的,我不知道她是否真的已经做到了她能做的所有来呈现这种真实,但至少这本书,可以一读。

点评

抄袭16楼的心得  发表于 2013-2-10 14:03
抄袭:Elaine_YCL在阅读感言区的帖子http://www.cnepub.com/discuz/thread-158429-1-1.html  发表于 2013-2-10 13:56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50 人气 -50 书币 -5 收起 理由
linda888 -50 -50 -5 抄袭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0 12:36: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本书中,柴静讲述了很多我们熟悉和不熟悉的人,讲述了很多我们早就知道,但是我们却没有真真切切去了解过的事情。
再一次回忆起那段曾经的往事,这不紧紧是一个人对于过去的记忆,而是对于所处的时代以及社会所以的记忆,这是我个人的感想啦!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40 收起 理由
linda888 + 40 书会心得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